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文化理论关键词:阅读.docx
文件大小:25.13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5-16
总字数:约8.73千字
文档摘要

·文化理论关键词5·

对阅读这一概念的重新界定,是批判及文化理论在语言和阐释领域最重耍的贡献z—。阅读LI益被看作是一个普遍的文化现彖,而不单单指我们细读书面文本时所投入的一项活动事实上,一旦我们置身于这个世界,并试图去理解或解读周围的符号,阅读便成为我们自始至终参与其间的一个过程了。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是我们的社会旋轴其上的最重要的机制Z-o要想理解我们的生活和环境(即使是尝试性的、暂时性的理解),就只右不间断地阅读由以下途径提供的文本:我们的空间和地域,我们的历史情境,我们身居其中的政治体系,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心理过程,当然还有媒体制作的大量影像,以及文学和艺术。1

我们的此世存在将不可避免地和阅读行为交织在一起,因为整个世界对以在隐喻的意义上被看成是一个文木(尽管这个说法尚有争议)。这不是具有可清晰辨认的叙述结构(开端—小间一结尾)的线性文本,而是时常扑朔迷离、纠缠不清的一团故事的乱麻。这也不是透彻表达自己的情节和主题的文本:它在所讲述的故事Z最扣人心弦处故弄玄虚、浮光掠影、断章取义,或者干脆沉默。乔治·桑塔亚那(GeorgeSanatayana)说:“右些书的页面边缘被读者用潦草零乱的字迹写满了注脚和评论,它们比原文更有意味。这个世界就是此类书中的一木。”(Santayana194():56)

许多影响深远的阅读观念都布一个指导性的思、路:文木无法脱离读者而独立存在。正是读者使文本信息变得完善或者得以实现,因为当信息包含在文本小的时候,它们还仅仅处于一种内在或潜在的状态。没有读者的解释参与,文本就没有丝亳意义。与此同时,读者的解释乂取决于她(他)所处的历史文化语境,因为可供采用的阅读方法(也就是理解世界的主导方式)随阅读环境而改变。这一思路适用于各种阅读对象:从诗歌到评论,从新闻节目到绘価,从历史文献到专业地图,从音乐大厅到人行天桥。阅读理论的发展,揭示了文木的意义如何取决于读者带来的参考框架。在考察这些发展的时候,我们应该始终牢记的是:阅读理论并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批评运动或学派。活动在广阔的理论领域(如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女权主义)中的作者们,对正在进行的讨论——关于阅读过程,以及阅读在建构个体和群体的身份认同这一问题上所起的作用——作出了各种各样的贡献。无论其学科归属如何不同,这些作者都在强调:阅读是文本与读者Z间的一种对话、i种事务,读者在其中扮演着创造性的角色。这一立场导致一些学术派别对作者权力(Authorspower)提出了尖锐的置疑。

“作者”源于拉」文动词augere,意思是“使牛长”(tomakegrow)或“生产”(toproduce)o同时,它又与权威和权威行为联系在一起。因此,作者的身份,同时意味着自由和约束两种力量。罗兰·巴特(RolandBarthes,1915—1980)的文章《作者之死》对关于作者身份的讨论作出了重大贡献。巴特认为,西方文化过高地估计了作者这一角色的价值,把他们看做是作品的“父亲”或“上帝”,不仅独自负责作品的创造,而完全掌握着作品的意义。巴特对这一思想传统提出了挑战,他赋予读者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并坚持认为文本的意义乃是读者解释的结來,而非作者意图的产物。而且,永远不可能有最终的解释,因为文本并未捉供恒定的信息,大批重要的符号都可以从多种介度进行解读。“现在我们明白了”,巴特说道,“一个文本并非释放了一个唯一神圣的意义(作者这一上帝的“信息”)的语词系列,而是一个多维度的空间,在这一·空间里,各种各样的想法共存,没有一个是本源性的,它们

1文本可以扩展,对这一观点的考察见第一部分第6章“木文性”。互相调和互相碰撞。文本是一个引述的组织,这些引述来自难以计数的文化中心……·文本是各种思想的一种交汇……然而各种思想观念都集中在一个地方,那就是读者,而不是人们至今还在谈论的作者”(Barthes1977:142—4)。

米歇尔·福柯的《什么是作者?》··一篇在挑战传统作者观念方而很有影响的文章。福柯

(MichelFoucault,1926—1984)将作者身份历史化了,他认为作者不是一个个体,而是由特定的文化、意识形态和历史环境所限定的一个概念。他还提出,作者功能(author-function)这一术语较“作者”这个词更为恰当。这一术语并不是指一个具体的人,而是指一个由著作、理论和价值观念所构成的,同一个特别有声望的名字(比如弗洛伊德或马克思)联系在一起的整体:“这样的一个名字把-定数量的文本统一起来进行限定,使这些文本与其它文本区别开來,形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