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中国建筑艺术史.ppt
文件大小:9.76 MB
总页数:52 页
更新时间:2025-05-16
总字数:约5.06千字
文档摘要

唐朝石窟寺壁画(敦煌莫高窟等)和墓室壁画有了进一步发展唐代敦煌壁画中的装饰图案,与前朝相比变化很大,其内容题材更侧重于对美好生活的幻想。其内容丰富,色彩艳丽,形成了多种技巧的图案构成。三、建筑装饰第31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唐朝壁画第32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唐朝时期的建筑,一律采用朱红与白色的组合,产生了鲜艳悦目、简洁明快的色彩美。

黄色成为皇室特用的色彩,皇宫寺院用用黄、红色调,红、青、蓝等为王府官宦之色,民舍只能用黑、灰、白等色。可以说,唐代是用色彩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唐代盛行直棂窗,窗棂上的纹样有龟锦纹及花纹繁密的球纹等。室内壁面上往往会有壁画,天花板形式很简洁。装饰图案丰富多彩。第33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六、五代、宋、辽、金时期的建筑1.建筑背景:五代、宋、辽、金已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后期。五代的分裂,北宋的相对统一,宋金对峙一直到元朝建立。这一时期政治形势的变化却促使了各民族的融合,是城市建筑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天宁寺凌霄塔建于北宋皇家寺院天清寺内,俗称繁塔。为四角形佛塔向八角形佛塔过渡的典型。第34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建筑特点:五代时期继承唐代传统,南唐石塔和砖木混合结构的塔比唐朝有所发展。如南京栖霞山舍利塔就是在唐代砖石塔基础上进一步仿楼阁式木塔。宋代的佛塔建筑多为砖石塔,其平面发展多为八角形,塔身多做筒体结构,墙面及檐部多仿木建筑形式或木构式。栖霞山舍利塔第35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宋代的都城最大变化就是里坊制彻底废除。北宋时期建筑著作《营造法式》的出现,木架建筑采用了古典的模数制。把“材”作为造屋的尺度标准,即将木架建筑的用料尺寸分成八等,按屋宇的大小、主次来量屋用“材”,从而,节约时间,节省工料,方便施工。福建泉州开元寺石塔孔庙大成殿第36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宋代的宫殿不论是群组建筑还是个体形象都是清雅柔逸之风采,尤其其屋顶形象,屋脊、屋角有起翘之势,给人以轻灵、柔美、秀逸的感觉。宋代的园林建筑更是纤巧秀丽、融自然美与人工美于一体。第37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关于中国建筑艺术史第1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目录中国古建筑时期划分总述各时期建筑特点各个时期的建筑介绍中国建筑史小结第2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中国建筑史分以下几个时期:原始时期(距今约200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先秦时期(公元前21世纪——前221年)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589年)隋、唐时期(公元589年——907年)五代、宋、辽、金时期(公元907年——1271年)元、明、清时期(公元1271年——1911年)第3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总述各时期建筑特点原始时期:北方穴居、南方巢居先秦时期:台基、四阿顶、以及瓦的出现使这一时期建筑从“茅茨土阶”的简陋状态向较高阶级转变,并且房屋也以木构架结构出现。秦汉时期:木架建筑渐趋成熟(抬梁式、穿斗式木结构建筑形式形成),砖石建筑(墓室建筑)和拱券结构有较大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寺、佛塔和石窟寺建筑最为突出,自然山水式风景园林也有所发展。第4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隋唐时期:都城建设(长安城的规模宏大,规划严整)、木架建筑(斗拱、构件和用料的规格化)、砖石建筑(砖石塔结构)、建筑装饰(唐朝壁画)等多方面都有巨大发展。五代、宋、辽、金时期:楼房开始出现,木架建筑采用模数制,建筑装饰与色彩都有较大发展,同时,这一时期园林也开始兴盛。元、明、清时期:砖墙已普遍应用,建筑装饰工艺不断提高,官式建筑趋于定型化,园林建筑达到极盛期。第5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原始时期的建筑1.建筑背景:由于我国疆域辽阔,地理环境差异较大。所以,自然条件、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社会组织都成为影响建筑形式的重要因素。因此,便形成了南北方两种截然不同的居住形式。巢居穴居第6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建筑特点旧石器时代先民普遍居住在天然岩洞里,同时,黄河流域及北方地区的气候干燥且多黄土,土质疏松易于挖掘,具有较好的直立性,故当地人民因地制宜创造出挖洞而居的穴居方式。而地势较低,高温潮湿的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则采用巢居的方式。第7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新石器时代定居农业产生,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也出现萌芽,那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