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谣
(三幕话剧)孟冰
黄土谣·483·
时间当代。
地点晋西北黄河边凤凰岭村宋老秋家。
人物宋老秋——62岁,男,凤凰岭村党支部书记。
宋建军——40岁,男,某部副团长,宋老秋的长子。
宋建国——37岁,男,南方一建筑公司经理,宋老秋的二儿子。
宋建民——35岁,男,酷爱唱“二人台”的农民,宋老秋三儿子。
宋老贵——55岁,男,凤凰岭村党支部委员,宋老秋的叔伯弟弟。
唐桂花—-38岁,女,下岗工人,宋建军的妻子。
姣姣—-26岁,女,四川打工妹,宋建国的未婚妻。
小三红——30岁,女,本地“二人台”名角,宋建民的妻子。
宋唐—-15岁,女,初三学生,宋建军的女儿。
宋大脚——50岁,女,宋老秋的远房妹妹。
老憋气——55岁,男,凤凰岭村党支部委员。
樊三喜——40岁,男,凤凰岭村党支部委员。
·484·中国话剧百年剧作选第19卷(2000~2007年)
第一幕
黄河,我们的母亲河,从青藏高原奔腾而下,经四川、甘肃、宁夏、内蒙、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省,劈开崇山峻岭,冲过层层谷嶂,流入东海。舞台上展现的是黄河的一道拐弯,这一弯便把内蒙、山西、陕西三省连接到一块儿了,所谓“鸡鸣三省”就是指这地方。凤凰岭村就在这道弯弯的黄土高坡上。坡上高低错落排列着老百姓住的窑洞。从坡上看去,黄河的九曲十八湾就像一条玉带缠绕在山间。
〔舞台场景是宋老秋的家和院子。家就是三间古老的窑洞。由于剧情的需要,舞台上要分别展现三间窑洞中不同的环境,所以希望整个布景设置是一个整体的立方体,并可以多方向转动,将主要环境突出强调。
〔时间:初冬的一天上午。
〔地点:这一幕主要展现院子和宋老秋的窑洞。窑洞的门窗几乎占据了整整一面墙,刻花的窗格显示着民间艺术的细微和生动。一铺大炕沿窗下向洞内延伸,占了洞内一半的面积,所以,来这里的人多半是上炕盘坐。窑洞外是宋家的一个整洁、干净的院落,有桌凳和农具。旁边的两个窑洞住着三儿子宋建民两口子。当宋建军一家、宋建国、姣姣回来后多活动于旁边的两个窑洞。
〔宋老秋,一个地道的黄土地上的汉子,几十年的风雨在他那张粗糙的脸上刻下无数道深深的皱纹,如同黄土高原上那一道道深深的沟壑。此时,他一病不起,半靠在炕头上,闭着眼睛,在明
黄土谣·485·
亮的窗影下,像一块黑黝黝的岩石。宋老秋的叔伯兄弟宋老贵、宋老秋的远房妹子宋大脚、宋老秋的三儿子宋建民和媳妇小三红在他身边守护着。
〔远处,村里的大喇叭回荡着一个村干部的声音:“……凤凰岭村全体党员,还有支委樊三喜、老憋气,你们都听着,老支书病危了,说不定对我们有话要交待,都别走远处,随叫随到,就像部队上一样样,咱们现在进入一级战备啦。对啦,三喜……听见哇?说你呢,娶上个小媳妇子,就迈不动步步,整日价怀抱抱……没个出息!告诉你啊,到时候你可要快啊!只要一招呼,就是正吃酸饭呢,放下碗就来啊,要是正上茅房啦,提上裤子就来啊!……”
〔片刻,宋老贵将宋建民拉到屋外院子里,小三红跟出。宋老贵建民,再给你哥挂个电话,问问他们甚时候到?
宋建民刚挂过啦,都在路上哩,弯弯腰的功夫就到家。
宋老贵建民咱们村里出的事情,告诉你哥啦?
宋建民(摇摇头)信号不好,一两句话又说不清楚……
宋老贵(想着什么)……小三红,再看一遍,你大后事用的装裹是不是都备齐啦?
小三红(点点头)备齐了……
〔宋建民向远处张望着。
宋老贵(片刻)……建民,你大跟你说的话你都记下咧?
宋建民(点点头)……
宋老贵(叹了口气)……我是说,万一你大哥二哥赶不上,你大对你说的话就是临终遗言啦。
小三红(将宋建民拉到一边)……你大说甚啦,你咋没说给我哩?
宋建民没说甚。
小三红你瞒着我?
宋建民这有甚好瞒的,大说:咱家这个窑洞有一百二十多年啦,我死了以后,你们要想接着住,就住,要想搬出去盖砖房子,就搬,这个家就留给你大哥、二哥……我说,大,你就别操心啦,我大哥在部队上当官,我二哥在深圳挣钱,人家的日子已经是小康水
·486·中国话剧百年剧作选第19卷(2000~2007年)
平,还会回来住你这个破窑洞?大说,窑洞咋啦?毛主席还住过窑洞呢!就这些……
宋大脚(由屋内出)建民,你大醒过来了,叫你哩。
〔宋建民、小三红急忙进屋。
宋建民大,你醒过来了?我是建民,你是不是有话要说……
宋老秋(努力睁大眼睛,看着宋建民和小三红)……好长时间没有听小
三红唱了。
宋建民大,你是不是现在想听?《王祥卧鱼》?《打酸枣》?
宋老秋还是《走西口》吧。
宋建民媳妇子,快快地。
小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