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语言表达与运用题库(中级篇)试卷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共20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我们祖先的智慧和勇气上,更体现在我们对待自然、对待他人、对待生活的态度上。
1.文章中提到的“民族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A.对待自然的态度
B.对待他人的态度
C.对待生活的态度
D.A、B、C三项都有
2.文章认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具有哪些特点?
A.独立自主
B.自强不息
C.和谐共生
D.A、B、C三项都有
二、古诗文阅读(共20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问题。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登高时的喜悦心情。
B.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C.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社会、自然的感慨。
D.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豪情万丈、意气风发的形象。
4.下列关于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中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
B.诗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感慨。
C.诗中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无奈。
D.诗中的“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表现了诗人对命运的感慨。
三、文言文阅读(共20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孟子·离娄上》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民皆曰:‘非我也,吾君之臣也。’如是,则国危矣。”
5.下列对这段文言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国家如果只追求利益,就会导致国家危亡。
B.孟子认为,仁义比利益更重要,国家应该以仁义为本。
C.孟子认为,如果君臣之间互相追求利益,国家就会陷入危机。
D.孟子认为,只要国家富强,就不会出现弑君的现象。
6.下列关于这段文言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段文言文通过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阐述了仁义的重要性。
B.这段文言文揭示了君臣关系中的利益冲突,以及这种冲突对国家安全的危害。
C.这段文言文强调了仁义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提醒人们要以仁义为本。
D.这段文言文主要表现了孟子的政治观点,对于理解孟子的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四、作文(共40分)
要求:以“传承与创新”为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议论文。论述在现代社会中,如何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五、文学常识(共20分)
1.《红楼梦》的作者是谁?
A.曹雪芹
B.红楼梦
C.高鹗
D.梁山伯与祝英台
2.《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卧龙”的人物是谁?
A.诸葛亮
B.关羽
C.张飞
D.赵云
3.《水浒传》中的“及时雨”指的是谁?
A.李逵
B.鲁智深
C.武松
D.宋江
4.《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目的是什么?
A.学习佛法
B.寻找宝藏
C.探索未知世界
D.求取真经
5.《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下列不属于《诗经》的作品是:
A.《关雎》
B.《离骚》
C.《蒹葭》
D.《桃夭》
6.《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武器是什么?
A.金箍棒
B.铁扇公主的芭蕉扇
C.红孩儿的火尖枪
D.猪八戒的九齿钉耙
7.《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共有多少人?
A.108人
B.100人
C.80人
D.60人
8.《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关系是什么?
A.兄弟
B.朋友
C.夫妻
D.恋人
六、古诗词默写(共20分)
1.《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下一句是:
A.万里悲秋常作客
B.百年多病独登台
C.艰难苦恨繁霜鬓
D.潦倒新停浊酒杯
2.《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下一句是:
A.举头望明月
B.低头思故乡
C.拔剑四顾心茫然
D.人生得意须尽欢
3.《长恨歌》中“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下一句是:
A.天长地久有时尽
B.此恨绵绵无绝期
C.春风得意马蹄疾
D.落花有意随流水
4.《离骚》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下一句是:
A.长风破浪会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