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司法考试模拟试题卷一完整版含解析及答案.docx
文件大小:25.83 KB
总页数:13 页
更新时间:2025-05-16
总字数:约1.03万字
文档摘要

1、甲与乙(女)开始同居,生有一子丙。甲、乙虽未办理结婚登记,但以夫妻名义自居,周围群众公认二人是夫妻。对甲的行为,下列哪些分析是对的的?

A.甲长期虐待乙的,构成虐待罪

B.甲伤害丙(致丙轻伤)时,乙不制止的,乙构成不作为的故意伤害罪

C.甲如与丁(女)领取结婚证后,不再与乙同居,也不抚养丙的,也许构成遗弃罪

D.甲如与丁领取结婚证后,不再与乙同居,某日采用暴力强行与乙性交的,构成****罪

2、王某涉嫌在多种市县持续组织淫秽演出,9月15日被刑事拘留,随即聘任律师担任辩护人,10月17日被检察院同意逮捕,12月5日被移交检察院审查起诉。有关律师提请检察院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下列哪一选项是对的的?

A.10月14日提出申请,检察院应受理

B.11月18日提出申请,检察院应告知其先向侦查机关申请变更强制措施

C.12月3日提出申请,由检察院承担监所检察工作的部门负责审查

D.12月10日提出申请,由检察院公诉部门负责审查

3、15周岁的甲非法侵入某尖端科技研究所的计算机信息系统,18周岁的乙对此知情,仍应甲的规定为其编写侵入程序。有关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如认为责任年龄、责任能力不是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则甲、乙成立共犯

B.如认为甲、乙成立共犯,则乙成立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从犯

C.不管甲、乙与否成立共犯,都不能认为乙成立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间接正犯

D.由于甲不负刑事责任,对乙应按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片面共犯论处

4、高某运用职务便利多次收受贿赂,还雇凶将举报他的下属王某打成重伤。有关本案庭前会议,下列哪些选项是对的的?

A.高某可就案件管辖提出异议

B.王某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可调解

C.高某提出其口供系刑讯所得,法官可在审查讯问时同步录像的基础上决定与否排除口供

D.庭前会议上出示过的证据,庭审时举证、质证可简化

5、未成年人小付涉嫌故意伤害袁某,袁某向法院提起自诉。小付的父亲委托律师黄某担任辩护人,袁某委托其在法学院上学的儿子担任诉讼代理人。本案中,下列哪些人有权规定审判人员回避?

A.黄某

B.袁某

C.袁某的儿子

D.小付的父亲

6、某环境保护公益组织以一企业导致环境污染为由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后因诉讼需要,向县环境保护局申请公开该企业的环境影响评价汇报、排污许可证信息。环境保护局以该组织无申请资格和该企业在该县有若干个基地,申请内容不明确为由拒绝公开。下列哪一说法是对的的?

A.该组织提出申请时应出示其负责人的有效身份证明

B.该组织的申请符合根据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规定,环境保护局认为其无申请资格不成立

C.对该组织的申请内容与否明确,环境保护局的认定和处理是对的的

D.该组织所申请信息属于依法不应当公开的信息

7、甲和女友乙在网吧上网时,捡到一张背后写有密码的银行卡。甲持卡去ATM机取款,前两次取出5000元。在准备再次取款时,乙走过来说:“注意,别出事”,甲答:“立即就好。”甲又分两次取出6000元,并将该6000元递给乙。乙接过钱后站了一会儿说:“我走了,小心点。”甲接着又取出7000元。有关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对的的?

A.甲拾得他人银行卡并在ATM机上使用,根据司法解释,成立信用卡诈骗罪

B.对甲前两次取出5000元的行为,乙不负刑事责任

C.乙接过甲取出的6000元,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D.乙虽未持银行卡取款,也构成犯罪,犯罪数额是

8、下列哪一犯罪属抽象危险犯?

A.污染环境罪

B.投放危险物质罪

C.破坏电力设备罪

D.生产、销售假药罪

9、《立法法》修正后,有关地方政府规章,下列说法对的的是:

A.某省政府所在地的市针对城镇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以外的事项已制定的规章,自动失效

B.应制定地方性法规但条件尚不成熟的,因行政管理迫切需要,可先制定地方政府规章

C.没有地方性法规的根据,地方政府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长其义务的规范

D.地方政府规章签订公布后,应及时在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上刊载

10、甲和女友乙在网吧上网时,捡到一张背后写有密码的银行卡。甲持卡去ATM机取款,前两次取出5000元。在准备再次取款时,乙走过来说:“注意,别出事”,甲答:“立即就好。”甲又分两次取出6000元,并将该6000元递给乙。乙接过钱后站了一会儿说:“我走了,小心点。”甲接着又取出7000元。有关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对的的?

A.甲拾得他人银行卡并在ATM机上使用,根据司法解释,成立信用卡诈骗罪

B.对甲前两次取出5000元的行为,乙不负刑事责任

C.乙接过甲取出的6000元,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