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法律资格考试题目汇总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国宪法规定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答案:A
2.下列哪项权利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
A.纳税权
B.服兵役权
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D.维护国家统一的权利
答案:C
3.刑法规定,已满()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A.12
B.14
C.16
D.18
答案:C
4.以下哪项属于民法中的物()。
A.空气
B.商标
C.房屋
D.人格权
答案:C
5.在民事诉讼中,一般实行()的举证原则。
A.谁主张,谁举证
B.被告举证
C.原告举证
D.法院举证
答案:A
6.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
A.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
B.行政机关与相对人之间的关系
C.刑事犯罪关系
D.民事侵权关系
答案:B
7.我国的立法机关是()。
A.国务院
B.最高人民法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D.最高人民检察院
答案:C
8.合同成立的一般要件不包括()。
A.有两个以上的当事人
B.当事人就合同主要条款达成合意
C.经过公证
D.经过要约和承诺阶段
答案:C
9.以下哪种行为不构成侵权()。
A.未经许可使用他人作品
B.正当防卫致人损害
C.故意破坏他人财产
D.诽谤他人名誉
答案:B
10.国际法的主要渊源不包括()。
A.国际条约
B.国际习惯
C.一般法律原则
D.国内法
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政治权利包括()。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言论自由
C.宗教信仰自由
D.监督权
答案:ABD
2.刑法中的主刑包括()。
A.管制
B.拘役
C.有期徒刑
D.无期徒刑
答案:ABCD
3.民法的基本原则有()。
A.平等原则
B.自愿原则
C.公平原则
D.诚实信用原则
答案:ABCD
4.民事诉讼的基本程序包括()。
A.起诉和受理
B.审理前的准备
C.开庭审理
D.判决和执行
答案:ABCD
5.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包括()。
A.主体合法
B.内容合法
C.程序合法
D.形式合法
答案:ABC
6.我国的法律监督体系包括()。
A.国家监督
B.社会监督
C.政党监督
D.公民监督
答案:AB
7.合同的解除方式有()。
A.约定解除
B.法定解除
C.单方解除
D.双方解除
答案:AB
8.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包括()。
A.过错责任原则
B.无过错责任原则
C.公平责任原则
D.混合责任原则
答案:ABC
9.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包括()。
A.国际经济管理关系
B.国际货物买卖关系
C.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关系
D.国际投资关系
答案:ABCD
10.法的规范作用包括()。
A.指引作用
B.评价作用
C.教育作用
D.强制作用
答案:ABCD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答案:对
2.不满14周岁的人实施任何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
答案:对
3.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自然人。()
答案:错
4.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可以随意选择管辖法院。()
答案:错
5.所有的行政行为都是可诉的。()
答案:错
6.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
答案:对
7.合同只要双方签字就一定生效。()
答案:错
8.侵权行为只能是故意行为。()
答案:错
9.国际法只调整国家之间的关系。()
答案:错
10.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答案:对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答案:法律关系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要素构成。主体是指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如物、行为等;内容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2.简述刑法中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
答案: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包括:一是存在不法侵害;二是不法侵害正在进行;三是目的是防卫;四是针对不法侵害人;五是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3.简述民事诉讼中的回避制度。
答案:回避制度是指审判人员和其他人员有法定情形时,不得参与案件的审理等活动。法定情形包括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等,目的是保障司法公正。
4.简述行政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