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法律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A.公民B.人民C.选民D.居民
答案:B
2.下列哪项不属于刑法的基本原则()
A.罪刑法定原则
B.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C.罪责自负原则
D.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答案:C
3.民事诉讼中,一般的举证责任分配原则是()
A.谁主张,谁举证
B.原告举证
C.被告举证
D.法院举证
答案:A
4.下列哪项合同属于无效合同()
A.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B.一方以欺诈手段订立,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
C.显失公平的合同
D.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
答案:B
5.行政诉讼的被告是()
A.公民
B.法人
C.行政机关
D.其他组织
答案:C
6.我国商标法规定,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
A.5年B.10年C.15年D.20年
答案:B
7.按照我国法律规定,以下哪种人不具有选举权()
A.18周岁的中国公民
B.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C.精神病人
D.旅居国外的中国公民
答案:B
8.下列哪项是物权的核心权利()
A.所有权
B.用益物权
C.担保物权
D.占有权
答案:A
9.在刑事诉讼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主体是()
A.人民检察院
B.被害人
C.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
D.以上都是
答案:D
10.我国《劳动法》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小时。
A.6B.8C.10D.12
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言论自由
C.宗教信仰自由
D.集会、游行、示威自由
答案:ABD
2.犯罪构成的要件包括()
A.犯罪主体
B.犯罪主观方面
C.犯罪客体
D.犯罪客观方面
答案:ABCD
3.以下哪些属于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
A.停止侵害
B.排除妨碍
C.消除危险
D.返还财产
答案:ABCD
4.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包括()
A.主体合法
B.内容合法
C.程序合法
D.形式合法
答案:ABC
5.我国知识产权法保护的对象包括()
A.著作权
B.商标权
C.专利权
D.商业秘密
答案:ABC
6.以下哪些属于法定继承人的范围()
A.配偶
B.子女
C.父母
D.兄弟姐妹
答案:ABCD
7.在刑事诉讼中,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包括()
A.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
B.涉及个人隐私的案件
C.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
D.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
答案:ABC
8.下列关于劳动合同的说法正确的有()
A.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B.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
C.劳动者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D.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答案:AB
9.我国的司法机关包括()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司法行政机关
答案:AB
10.物权的保护方法包括()
A.请求确认物权
B.请求返还原物
C.请求排除妨害
D.请求恢复原状
答案:ABCD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答案:对
2.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答案:对
3.民事诉讼中,二审判决是终审判决。()
答案:对
4.行政机关作出的任何行政行为都可以被起诉。()
答案:错
5.著作权自作品发表之日起产生。()
答案:错
6.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
答案:对
7.在刑事诉讼中,被告人有权自行辩护。()
答案:对
8.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答案:对
9.所有的物权都需要登记才能设立。()
答案:错
10.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是人民法院。()
答案:错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答案:法律关系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要素构成。主体是法律关系的参与者,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等;客体是权利和义务指向的对象,如物、行为、智力成果等;内容是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2.简述刑法中自首的概念和构成要件。
答案: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构成要件包括:自动投案,即犯罪人在犯罪之后归案之前,主动、直接向司法机关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如实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