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年高级会计考试收获整理试题及答案.docx
文件大小:15.11 K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5-16
总字数:约4.68千字
文档摘要

2024年高级会计考试收获整理试题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关于企业合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企业合并是指一家企业取得对另一家企业控制权的交易

B.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C.企业合并可以采用吸收合并、新设合并和控股合并三种方式

D.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原则是购买法

2.下列关于长期股权投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长期股权投资是指企业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

B.长期股权投资分为成本法核算和权益法核算

C.成本法核算下,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为购买时支付的全部对价

D.权益法核算下,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为购买时支付的全部对价

3.下列关于固定资产折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在其预计使用寿命内进行系统分摊

B.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有直线法、加速折旧法等

C.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由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D.固定资产折旧会影响企业的利润

4.下列关于无形资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B.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

C.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遵循历史成本原则

D.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有限,需要进行摊销

5.下列关于收入确认和计量原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收入确认和计量原则包括收入确认条件、收入计量方法和收入确认时间

B.收入确认条件包括收入已实现、收入可计量、收入已收取

C.收入计量方法包括成本法、收入法、公允价值法

D.收入确认时间一般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确定

6.下列关于存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

B.存货的确认和计量遵循历史成本原则

C.存货的跌价准备应当按照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

D.存货的账面价值应当包括其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相关费用

7.下列关于职工薪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

B.职工薪酬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

C.职工薪酬的确认和计量遵循历史成本原则

D.职工薪酬的支付方式包括现金支付、银行转账支付、实物支付等

8.下列关于金融工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金融工具是指企业持有的以获取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为目的的合同

B.金融工具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等

C.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遵循公允价值原则

D.金融工具的计量方法包括摊余成本法、公允价值法等

9.下列关于所得税费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得税费用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缴纳的所得税费用

B.所得税费用包括当期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费用

C.当期所得税费用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缴纳的所得税费用

D.递延所得税费用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因会计利润与税法利润的差异而形成的递延所得税费用

10.下列关于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

B.会计估计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估计数值

C.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对会计政策进行调整

D.差错更正是指企业在发现会计差错后,对已确认的会计差错进行更正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企业合并中,如果合并方在合并前已经对被合并方进行了长期投资,则该长期投资在合并后应继续采用权益法核算。()

2.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投资企业应按其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份额确认投资收益。()

3.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旦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4.无形资产在确认时,其成本应当包括直接相关费用和间接相关费用。()

5.企业销售商品时,如果商品的控制权在交付时转移给购货方,则应确认收入。()

6.存货的账面价值应当等于其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

7.职工薪酬的确认和计量应当以实际支付为基础。()

8.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9.所得税费用在计算时,应当考虑递延所得税的影响。()

10.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如果对财务报表有重大影响,应当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处理。()

三、简答题(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