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年高级会计知识考核试题.docx
文件大小:14.73 K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5-16
总字数:约4.64千字
文档摘要

2024年高级会计知识考核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关于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说法,正确的有:

A.保护资产安全

B.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C.提高经营效率

D.促进企业合规经营

E.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2.下列关于无形资产摊销的会计处理,正确的有:

A.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应当自可供使用时起,按照预计使用年限采用直线法摊销

B.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需要进行摊销

C.如果无形资产预期通过使用或出售产生的经济利益超过其成本,应进行摊销

D.摊销的无形资产残值一般按其公允价值确定

E.摊销无形资产时,应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累计摊销”科目

3.下列关于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正确的有:

A.或有事项涉及单个项目的,按最可能发生金额确定

B.或有事项涉及多个项目的,按最可能发生金额确定

C.企业应确认或有负债

D.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应当对预计负债进行计量

E.企业应将或有事项的预期结果计入当期损益

4.下列关于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正确的有:

A.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应当按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后续按公允价值计量

B.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应当按照摊余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后续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摊销额计量

C.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

D.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E.企业取得金融资产时,应按照其公允价值确认

5.下列关于收入确认的原则,正确的有:

A.收入应当在企业履约义务时确认

B.收入应当与相关的成本和费用相对应

C.收入应当在收入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时确认

D.收入应当与企业的实际收入相对应

E.收入应当在收入发生时确认

6.下列关于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正确的有:

A.政府补助属于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确认为递延收益

B.政府补助属于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C.政府补助属于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确认为递延收益,按照相关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分期摊销

D.政府补助属于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E.政府补助的计量应当以企业实际收到的金额为基础

7.下列关于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正确的有:

A.所得税费用应当按照当期应交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费用两部分组成

B.递延所得税费用包括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C.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应当在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列示

D.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应当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

E.企业在计算递延所得税费用时,应当考虑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变动

8.下列关于负债的会计处理,正确的有:

A.负债应当按照其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

B.负债应当按照其摊余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C.负债的确认应当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

D.负债的计量应当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

E.负债的计量应当以企业实际发生的成本为基础

9.下列关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正确的有:

A.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双方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

B.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双方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为基础确定换入资产的账面价值

C.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双方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换出资产的损益

D.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双方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为基础确定换出资产的损益

E.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双方应当以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换入资产的损益

10.下列关于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正确的有:

A.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其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

B.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其账面价值进行初始计量

C.长期股权投资的确认应当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

D.长期股权投资的计量应当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

E.长期股权投资的计量应当以企业实际发生的成本为基础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是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合规经营。()

2.企业在购买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时,应当按照预计使用年限采用直线法进行摊销。()

3.企业在确认预计负债时,应当考虑未来事项的发生可能性。()

4.企业取得金融资产时,应当按照其公允价值确认,并计入初始确认金额。()

5.企业在确认收入时,应当确保收入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6.政府补助属于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在相关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确认递延收益。()

7.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