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管人员ABC证模拟练习题(含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当绑扎立柱和墙体钢筋时,不得站在钢筋骨架上或攀登骨架作业。在坠落基准面(2)m及以上高处绑扎柱钢筋,应搭设操作平台。
A、1
B、2
C、3
D、4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当绑扎立柱和墙体钢筋时,站在钢筋骨架上或攀登骨架作业存在安全风险,在坠落基准面2m及以上高处绑扎柱钢筋,应搭设操作平台,以保障作业人员安全。
2.根据《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47-2016的内容,人工拆除现场使用的小型机具,严禁()。
A、满负荷运转
B、不熟悉操作规程的人员使用
C、超负荷或带故障运转
D、带小故障运转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47-2016规定,人工拆除现场使用的小型机具,严禁超负荷或带故障运转,防止因设备问题引发安全事故。
3.根据《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13的内容,施工现场临时设施、临时道路的设置应科学合理,并应符合()等有关规定。
A、安全、消防、节能、环保
B、安全、消防、环保、便捷
C、安全、消防、节能、回收
D、安全、消防、节能、再利用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13规定,施工现场临时设施、临时道路的设置应科学合理,并应符合安全、消防、节能、环保等有关规定。
4.以下不属于安全管理基本原理的五个要素的是()。
A、政策
B、组织
C、调查
D、业绩测量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安全管理基本原理的五个要素包括政策、组织、计划和实施、业绩测量、事故调查,调查不属于这五个要素,所以选C。
5.爆破队作业人员实际采用的拆除方法为()。
A、人工拆除
B、爆破拆除
C、静力破碎拆除
D、机械拆除
正确答案:A
6.安全员刘某在发现垂直交叉作业后,可以通知及相关人员后先行离开。()
A、正确
B、错误某工地,在主体施工阶段,A楼浇筑混凝土时因混凝土供应不及时发生堵管,混凝土班组长张某发现后私自联系A、B塔吊进行双塔抬吊拆卸布料机与泵管,在指挥李某确认绑扎好后清除吊装区域作业人员,起勾后因两个塔吊起勾速度不一致,导致泵管弹飞,撞向指挥李某,导致李某重伤。请判断下列事故原因分析是否正确。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1.首先,安全员刘某发现垂直交叉作业后,有责任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安全,而不是通知相关人员后先行离开。2.安全员应履行其安全监督和管理职责,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进行持续关注和处理,直至危险消除或得到妥善安排。所以“安全员刘某在发现垂直交叉作业后,可以通知及相关人员后先行离开”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7.使用梯子时,梯与地面之间的角度以()为宜,使用的人字梯拉绳必须牢固。
A、75度
B、60度
C、45度
D、90度
正确答案:A
8.根据《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13的内容,食堂应设置(),并应定期清理。
A、烟感报警
B、环境报警
C、防疫设施
D、隔油池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食堂应设置隔油池,并应定期清理。这是根据《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13的要求,食堂设置隔油池能有效处理含油污水,防止油污直接排放造成环境污染。
9.根据《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2010)的内容,核验企业所属其他在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状况,核验总数不应少于企业在建项目的总数的()
A、30%
B、40%
C、50%
D、60%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2010)规定,核验企业所属其他在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状况,核验总数不应少于企业在建项目总数的50%。
10.根据《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2010)的内容,()是对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和落实情况的考核。
A、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B、安全生产管理评价
C、安全生产
D、安全生产管理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安全生产管理评价是对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和落实情况的考核,它涵盖了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方面的建立健全及执行情况的评价,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考核来评估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
11.进入密闭或有限空间作业,必须佩戴()
A、空气呼吸器
B、卫生口罩
C、防毒面具
D、防尘口罩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进入密闭或有限空间作业,空间内可能存在缺氧、有毒有害气体等危险情况,空气呼吸器能够提供独立的呼吸保护,确保作业人员呼吸到清洁的空气,保障生命安全。防尘口罩主要用于防护粉尘,不能应对缺氧和有毒气体环境;防毒面具一般适用于特定有毒气体环境,但对于缺氧环境防护不足;卫生口罩防护能力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