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校招:质量工程师笔试试题及答案.doc
文件大小:26.82 K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5-16
总字数:约2.58千字
文档摘要

2025校招:质量工程师笔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质量控制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生产效率

B.降低成本

C.确保产品符合规定要求

D.增加产品多样性

答案:C

2.以下哪种工具可用于分析质量问题的原因()

A.直方图

B.检查表

C.鱼骨图

D.控制图

答案:C

3.六西格玛管理中,西格玛水平越高,表示()

A.缺陷越多

B.成本越高

C.质量越稳定

D.生产速度越快

答案:C

4.质量检验的基本职能不包括()

A.保证职能

B.预防职能

C.报告职能

D.研发职能

答案:D

5.在质量管理体系中,PDCA循环的A代表()

A.计划

B.执行

C.检查

D.处理

答案:D

6.以下哪项不是质量成本的组成部分()

A.预防成本

B.鉴定成本

C.内部失败成本

D.营销成本

答案:D

7.抽样检验中,如果样本不合格品数小于或等于接收数,则()

A.接收该批产品

B.拒收该批产品

C.再抽取样本

D.视情况而定

答案:A

8.过程能力指数Cp等于()

A.(USL-LSL)/6σ

B.(USL+LSL)/6σ

C.(USL-LSL)/3σ

D.(USL+LSL)/3σ

答案:A

9.全面质量管理强调()

A.全员参与

B.个别部门负责

C.事后检验

D.高成本投入

答案:A

10.质量改进的重点是()

A.提高产品质量

B.提高工作质量

C.降低成本

D.提高市场份额

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

A.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B.领导作用

C.全员参与

D.过程方法

E.持续改进

答案:ABCDE

2.以下哪些是常用的质量统计工具()

A.排列图

B.散布图

C.分层法

D.甘特图

E.亲和图

答案:ABCE

3.质量成本可分为()

A.预防成本

B.鉴定成本

C.内部失败成本

D.外部失败成本

E.无形成本

答案:ABCD

4.影响过程能力的因素有()

A.设备精度

B.操作人员技能

C.原材料质量

D.工艺方法

E.生产环境

答案:ABCDE

5.产品质量特性包括()

A.性能

B.寿命

C.可靠性

D.安全性

E.经济性

答案:ABCDE

6.在质量改进中,可采用的方法有()

A.QC小组活动

B.六西格玛项目

C.头脑风暴法

D.田口方法

E.精益生产

答案:ABCDE

7.以下关于质量检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

B.可分为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和成品检验

C.只能发现不合格品

D.可以预防不合格品的产生

E.要依据检验标准进行

答案:ABE

8.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

A.质量手册

B.程序文件

C.作业指导书

D.质量记录

E.质量方针

答案:ABCD

9.以下属于外部顾客的有()

A.产品的最终使用者

B.经销商

C.供应商

D.零售商

E.政府监管部门

答案:ABD

10.质量目标应()

A.可测量

B.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

C.具有挑战性

D.在组织内各部门分解

E.一成不变

答案:ABCD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质量是指产品的好坏程度。()

答案:错误

2.只要产品符合标准要求,就一定能满足顾客需求。()

答案:错误

3.过程能力指数越大越好。()

答案:正确

4.质量改进就是不断地提高产品质量等级。()

答案:错误

5.质量检验只能在产品生产出来之后进行。()

答案:错误

6.预防成本的投入会增加产品成本,应尽量减少。()

答案:错误

7.质量管理只与生产部门有关。()

答案:错误

8.六西格玛管理的目标是使产品缺陷率达到百万分之3.4。()

答案:正确

9.顾客满意就是顾客对产品没有任何意见。()

答案:错误

10.质量体系审核包括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

答案:正确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质量管理七大工具及其用途。

答案:质量管理七大工具包括检查表(收集、整理数据)、排列图(找出主要问题)、因果图(分析问题原因)、分层法(将数据按特征分类)、散布图(分析变量间关系)、直方图(显示数据分布)、控制图(监控过程稳定性)。

2.什么是过程能力?如何提高过程能力?

答案:过程能力是指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提高过程能力可通过改进设备、提高人员技能、优化工艺方法、控制原材料质量、改善生产环境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