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海电气集团春季校园招聘及实习生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革命根据地被称之为“红色景点”,去红色景点参观叫“红色旅游”。某地“红色景点”,原来收费卖门票时游客很多,后来开始实行免费参观后,却变得门可罗雀。全国其他“红色景点”也出现了类似的尴尬局面。以下哪一项如果为真,最能解释上述现象?()
A.许多游客被其他景点所吸引
B.一些红色景点的公共设施比较落后,服务质量不高
C.大部分游客通过旅行社的安排进行红色旅游,而旅行社的大部分盈利来自门票提成
D.国家六部委号召免费开放红色景点,旨在取消价格门槛,让更多的人接受红色教育
【答案】:C
【解析】文中的现象是“红色景点”免费后,参观的人数越来越少。“许多游客被其他景点所吸引”这一说法错误,不能合理解释“原来收费的时候去参观的人很多”。“一些红色景点的公共设施比较落后,服务质量不高”也错误,“一些景点”不能代表“所有景点”。“大部分游客通过旅行社的安排进行红色旅游,而旅行社的大部分盈利来自门票提成”这一说法正确,正好解释了题干现象。“国家六部委号召免费开放红色景点”与“后来开始实行免费参观后,却变得门可罗雀”的现象不相符合,该说法错误。
2、下列诗词现象所对应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疑水浅”是由光的折射使池水看起来变浅
B.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居高声远”是由于高处空气稀薄,声音传播速度更快,更远
C.有麝自来香,不用大风扬——“自来香”香气粒子的不规则运动,向四周扩散,因此“不用大风扬”
D.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霜满地”是夜晚温度降低空气中水分凝华为霜
【答案】:B
【解析】该题考查对诗词所蕴含的科学原理的理解。“疑水浅”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使得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这一解释是正确的。“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中“居高声远”是因为蝉所处位置高,声音传播时受障碍物阻挡少,能够传播得更远,而不是因为高处空气稀薄声音传播速度更快更远。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空气密度等因素关系不大,且通常在同一介质中声速基本恒定。所以该项解释错误。“有麝自来香,不用大风扬”体现了分子的扩散现象,香气粒子在做不规则运动,会向四周扩散,所以不用大风扬也能闻到香味,此解释正确。“霜满地”是夜晚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成固态的霜,解释正确。综上,答案是“居高声远”是由于高处空气稀薄,声音传播速度更快,更远这一解释错误的选项。
3、政府在政治方面应当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平等与自由,这反映的是政府的()。
A.政治职能
B.经济职能
C.法律职能
D.服务职能
【答案】:A
【解析】政府职能主要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职能。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平等和自由属于维护政治秩序和社会稳定,是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来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政治稳定,这正是政府政治职能的体现。而经济职能主要是政府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等;题干中未体现与法律相关的制定、执行和监督等法律职能内容;政府的服务职能体现在为社会和民众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与保障人民政治上的平等和自由关联不大。所以题干描述反映的是政府的政治职能。
4、2019年10月,被称为“嫦娥之父”的()获授“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从资源二号到嫦娥一号,从圆梦月球到逐梦火星,在他的参与下,实现了“发射不紧张,队员吃得香”。他兢兢业业为中国航天事业奉献50余年,一生矢志“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科学家”。
A.杨利伟
B.叶培建
C.翟志刚
D.颜昌翔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获得“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人物以及其相关事迹的了解。杨利伟是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2003年10月15日,他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并非“嫦娥之父”,也未在2019年10月获授“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叶培建是“嫦娥之父”,他在中国航天领域贡献卓越,从资源二号到嫦娥一号,从圆梦月球到逐梦火星,为中国航天事业奉献50余年,2019年10月获授“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符合题目描述。翟志刚是中国太空漫步第一人,2008年9月27日,他在神舟七号飞行任务中完成出舱活动,成为中国太空行走第一人,并非“嫦娥之父”,也未在2019年10月获授“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颜昌翔是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空间红外遥感仪器热控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并非“嫦娥之父”,也未在2019年10月获授“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所以正确答案是叶培建。
5、在新世纪新阶段,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的根本途径是()。
A.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B.加强思想道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