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根据公司法,公司变更登记应向谁申请?
A.公司登记机关
B.政府部门
C.法院
D.股东会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公司变更登记的申请对象。根据《公司法》相关规定,公司变更登记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公司登记机关负责处理公司设立、变更、注销等登记事务,能够对公司的相关信息进行规范管理和更新,以确保公司登记信息的准确性和合法性。B选项政府部门范围过于宽泛,政府包含众多职能部门,并非所有政府部门都负责公司变更登记事宜,故B选项错误。C选项法院主要承担审判职能,负责处理各类诉讼案件和纠纷,并不负责公司变更登记申请的受理工作,故C选项错误。D选项股东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主要负责决定公司的重大事项,如公司的经营方针、投资计划等,并非公司变更登记的申请对象,故D选项错误。综上,本题正确答案是A。
2、公司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决定其经营范围?
A.公司章程
B.法定代表人
C.董事会会议
D.行业规则
【答案】:A
【解析】公司的经营范围由公司章程规定,并依法登记。公司章程是公司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准则,它对公司的重大事项包括经营范围作出明确规定,公司应当在章程规定的经营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法定代表人是代表公司进行民事活动的负责人,其主要职责是代表公司行使职权,但并不能决定公司的经营范围。董事会会议是公司的决策机构之一,主要负责公司的经营管理和重大决策等事宜,但公司经营范围的确定并非由董事会会议直接决定。行业规则是行业内的规范和准则,它对行业内企业的经营活动有一定的约束和指导作用,但不能决定某一具体公司的经营范围。因此,公司可以通过公司章程决定其经营范围,答案选A。
3、任免机关、单位对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时,必须坚持哪项原则?
A.先处罚后调查
B.集体讨论决定
C.单人独断
D.不需任何法律依据
【答案】:B
【解析】对于该题,任免机关、单位对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处分时,有着严格的原则和规范。A选项“先处罚后调查”明显违背了正常的程序逻辑,在进行处罚前,必须先开展调查工作,全面、客观地了解事实真相,掌握充足的证据,才能依据相关规定做出合理的处分决定,所以A选项错误。B选项“集体讨论决定”是符合规定和要求的。集体讨论可以汇聚多方的意见和智慧,保证处分决定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客观性。通过集体决策,能够避免个人的主观偏见和片面性,使处分结果更加合理、合法,因此B选项正确。C选项“单人独断”不符合处分工作的严肃性和规范性。单人独断容易受到个人情感、利益等因素的干扰,难以保证处分决定的公正性和准确性,可能会损害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合法权益,所以C选项错误。D选项“不需任何法律依据”是严重错误的。在我国,任何行政行为包括对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处分都必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规章制度来执行,以确保处分行为的合法性和正当性,所以D选项错误。综上,答案选B。
4、公司依法设立的子公司是否具有法人资格?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公司可以设立子公司,子公司具有法人资格,依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所以本题中“公司依法设立的子公司具有法人资格”表述正确,应选A。
5、公司章程应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A.公司名称、住所、经营范围
B.公司股东的年龄
C.公司高管的家庭地址
D.公司债务的详细说明
【答案】:A
【解析】公司章程是公司组织与行为的基本准则,它规定了公司的基本运营框架和主要事项。选项A中公司名称是公司的标识,住所是公司开展业务活动的主要地点,经营范围明确了公司可以从事的业务领域,这些都是公司章程必须记载的重要内容。选项B中公司股东的年龄并非公司章程的法定必备内容,股东年龄与公司的组织架构、运营管理等核心事项没有直接关联。选项C公司高管的家庭地址属于个人隐私信息,对于公司的运营和管理并非关键要素,也不是公司章程需要包含的内容。选项D公司债务的详细说明通常会因公司业务的动态变化而不断改变,且公司债务状况更多地反映在财务报表等资料中,并非公司章程的必要记载事项。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A。
6、给予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开除处分后,企业应如何处理其劳动合同?
A.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B.调整岗位
C.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D.给予晋升机会
【答案】:C
【解析】该题考查给予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开除处分后企业对其劳动合同的处理方式。A选项“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开除处分通常意味着该管理人员严重违反企业规定或法律法规等,其行为不符合继续在企业工作的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与开除的性质相悖,所以A选项错误。B选项“调整岗位”,开除处分是较为严重的处理结果,不是通过调整岗位就能解决问题的,它表明该人员已经不适合在企业继续任职,而不是简单的岗位调整问题,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