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管理
薪酬制度的设计
第一单元薪酬管理制度的制定根据
薪酬的内涵
薪酬的概念:泛指员工获得的一切形式的酬劳
绩效工资
绩效工资
直接形式
直接形式
其他工资
其他工资
特殊津贴
特殊津贴
货币形式
货币形式
其他补助
其他补助
薪酬
薪酬
间接形式社会保险
间接形式
社会保险
员工福利
员工福利
表扬嘉奖荣誉称号奖章授勋非货币形式
表扬嘉奖
荣誉称号
奖章授勋
非货币形式
薪资的概念
薪资:薪金、工资的简称
薪金:以较长时间为单位计算的员工劳动酬劳
工资:以工时或完毕产品的件数计算员工应获得的劳动酬劳
与薪酬有关的其他概念
1、酬劳:一切有形和无形的待遇
2、收入:员工获得的所有酬劳,包括薪资、奖金、津贴、加班费
3、薪给:工资和薪金两种形式。
4、奖励:超额劳动的酬劳,红利、佣金、利润分享等(津贴)
5、福利:企业为每个员工提供的福利项目
6、分派:社会在一定期期内对新发明出来的产品或价值即国民收入的分派,包括初次分派、再分派
二、薪酬的实质
基本工资
基本工资
内部回报
外部回报
内部回报
外部回报
绩效工资直接形式
绩效工资
直接形式
其他工资
其他工资
特殊津贴
特殊津贴
货币形式
货币形式
(外部回报)薪酬其他补助
(外部回报)
薪酬
其他补助
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
间接形式
间接形式
员工福利
员工福利
非货币形式表扬嘉奖荣誉称号奖章授勋
非货币形式
表扬嘉奖
荣誉称号
奖章授勋
(内部回报)
(内部回报)
影响员工薪酬水平的重要原因
影响员工薪酬的重要原因
影响员工薪酬的重要原因
影响员工个人薪酬的原因
影响企业整体薪酬的原因
职
务或岗位
劳
动绩效
综
合素质与技能
年
龄与工龄
工
作条件
地
区和行业工资水平
劳
动力市场供求状况
生
活费用与物价水平
企
业工资支付能力
企
业的薪酬方略
产
品的需求弹性
工
会的力量
?
四、薪酬管理
企业员工薪酬管理的目的
保证薪酬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性,吸引并保留优秀人才;
对给类员工的奉献予以充足的肯定,使员工及时得到对应回报
合理控制企业人工成本,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增强企业产品的竞争力
通过薪酬鼓励机制确实立,将企业与员工长期、中短期经济利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增进企业与员工结成利益关系的共同体,寻求共同发展
企业薪酬管理的基本原则
1、对外具有竞争力2、对内具有公正性
3、对员工具有鼓励性4、对成本具有控制性
(三)企业薪酬管理的内容
1、企业员工工资总额管理
①工资总额的构成(国家记录局)=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助+加班加点工资+特殊状况下支付的工资
②工资总额记录的意义
国家:宏观经济数据;微观上法制根据企业:人工成本控制
③工资总额管理:确定影响原因、合理确定工资总额(工效挂钩)
2、企业员工薪酬水平的控制
★明确界定各类人员的薪酬水平(横向比较)
生产、销售、研发、管理等系统工资总额
★员工平均工资内部薪酬不平衡
调整:供求关系变化,IT业的分析
企业薪酬制度设计与完善
①工资构造:工资项目、各项目所占比例
②工资等级原则设计③支付形式
4、平常薪酬管理工作
①薪酬市场调查:记录分析调查成果、撰写调查分析汇报
②制定年度员工薪酬鼓励计划,对计划执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
③深入调查理解员工的薪酬状况,进行必要的员工满意度调查
④对汇报期内的人工成本进行核算,检查人工成本计划的执行状况
⑤根据薪酬制度规定,结合绩效目的实现实状况况,兑现薪酬并进行必要调整
企业薪酬制度设计的基本规定
1、体现薪酬三大职能:保障、鼓励、调整
2、体现劳动三种形态:潜在、流动、固化
3、体现岗位差异:技能、责任、强度和劳动环境
4、建立劳动力市场的决定机制
5、合理确定薪资水平,处理好工资关系
6、确立合理的的薪酬构造,有效控制人工成本
7、构建对应的支持系统:配套制度建设
衡量薪酬制度的三项原则
1、员工的认同度:90%以上员工可以接受。
2、员工的感知度:明确简化的原则,一分钟可以讲明白。
3、员工的满足度:等价互换的原则,及时支付兑现员工酬劳。
【能力规定】
制定企业薪酬管理制度的基本根据
薪酬调查
★企业薪酬调查的意义
多付——成本增长;少付——竞争力减少
★市场薪酬水平
25%点处——25分位: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50%点处——50分位:中位值,等于市场平均水平
75%点处——75分位: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岗位分析与评价
岗位分析——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和必要前提
工作岗位评价——确定企业内部各岗位的相对价值关系
明确掌握企业劳动力供应与需求关系
★理解企业所需的人才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稀缺性,供应需求,薪酬水平可以低点,供应需求,工资可以高一点。
4、明确掌握竞争对手的人工成本状况
★理解竞争对手的人工成本状况,决定本企业薪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