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装白酒经营与品控培训体系
演讲人:
日期:
CATALOGUE
目录
01
行业基础认知
02
核心产品知识
03
生产流程规范
04
质量监控体系
05
终端销售策略
06
法规与实操
01
行业基础认知
散装白酒定义
保留了白酒的原汁原味,价格相对实惠,但品质参差不齐。
散装白酒特点
散装白酒的消费群体
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和农村地区,部分消费者追求性价比。
纯粮酿造的、无包装的白酒,区别于市场上的成品酒。
散装白酒定义与特性
行业发展历程概览
起源与发展
我国是最早以制曲酿酒的国家,散装白酒历史悠久,但早期由于技术、卫生条件限制,发展缓慢。
现代化进程
行业挑战
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散装白酒逐渐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面对成品酒的竞争、品质控制的难题以及消费者对健康的关注,散装白酒行业面临诸多挑战。
1
2
3
散装白酒在白酒市场中占据一定份额,但总体呈下降趋势。
散装白酒市场竞争激烈,品牌众多,但缺乏全国性知名品牌。
消费者对散装白酒的品质、口感、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行业面临升级压力。
国家对酒类生产、销售、消费等方面的政策法规不断加强,对散装白酒行业的影响日益加大。
当前市场格局分析
市场份额
竞争格局
消费者需求
政策法规
02
核心产品知识
原料选择与配比标准
高粱、小麦、大麦、豌豆、水等,不同原料有不同品质要求。
原料种类
选择优质原料产地,如“酒中六朵金花”产地等。
原料产地
根据不同酒型和口感需求,制定不同的原料配比方案。
配比标准
酿造流程
传统陶坛、木桶等发酵和陈酿设备,对酒质有重要影响。
酿造设备
酿造环境
温度、湿度、通风等条件对酿造过程有重要影响。
包括制曲、发酵、蒸馏、陈酿等关键环节。
传统酿造工艺解析
观察酒的颜色、透明度、挂杯等特征。
产品分级鉴别方法
外观鉴别
通过嗅闻酒的香气,辨别其香型、浓淡等。
香气鉴别
品尝酒的口感,包括酸、甜、苦、辣、涩等味道。
口味鉴别
03
生产流程规范
原料选择
选择优质、无霉变、无杂质的高粱、小麦、大麦、豌豆等为主要原料。
发酵时间
根据不同季节和原料情况,灵活调整发酵时间,确保酒醅充分发酵。
温度控制
发酵期间要控制好温度,避免出现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情况,影响酒醅的发酵质量。
翻堆次数
在发酵过程中,要适当进行翻堆,以保证酒醅的均匀发酵。
发酵过程控制要点
蒸馏设备操作指南
设备检查
蒸馏前要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完好无损,各部件连接紧密。
预热设备
在投料前,要先对设备进行预热,以避免投料后温度骤升导致设备变形或损坏。
蒸馏操作
投料后,要控制好加热温度和冷凝时液体的压力,保证蒸馏出的酒液质量。
冷凝与收集
蒸馏出的酒液要及时冷凝并收集,避免酒液挥发损失。
选择陶坛、不锈钢罐等容器进行储存,确保容器密封性良好,避免酒液与空气接触。
储存环境要阴凉、干燥、通风良好,避免阳光直射和异味侵入。
要定期检查酒液的品质,及时清理储存容器,避免酒液受到污染。
基酒储存区要严禁烟火,并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确保安全。
基酒储存管理标准
储存容器
储存环境
储存管理
防火防爆
04
质量监控体系
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等。
卫生指标
铅、汞、甲醇、氰化物等。
重金属及有害物质
01
02
03
04
酒精度、总酯、己酸乙酯等。
理化指标
防腐剂、甜味剂、着色剂等的使用情况。
添加剂使用
食品安全检测指标
常见质量缺陷预防
防止酒体浑浊
加强过滤、静置等工艺环节。
预防异味异杂
做好原料选择、储存及生产环境卫生。
避免酒精度偏差
严格蒸馏、勾调工艺参数控制。
防范包装物污染
选择符合标准的包装材料,确保密封性。
不合格品处理流程
隔离与标识
将不合格品隔离,避免与合格品混淆,并进行明显标识。
02
04
03
01
纠正与预防
针对不合格品产生的原因,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评审与处置
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确定其性质、范围和影响,并制定处置措施。
记录与追踪
对不合格品的处理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并进行追踪,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05
终端销售策略
消费场景需求分析
社交聚会
针对聚会场合,推广高品质、口感独特的散装白酒,提升品牌形象。
礼品赠送
将散装白酒作为礼品赠送,突出其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
节日庆典
在传统节日或庆典时,推出符合节日氛围的散装白酒,满足消费者节日需求。
日常饮用
针对日常饮用场景,强调散装白酒的性价比和饮用体验。
01
02
03
04
按照不同价格、品质、口感等因素,将散装白酒分成不同的层次,以便消费者选择。
产品陈列展示技巧
层次分明
保持散装白酒的清洁卫生,避免灰尘、异味等影响消费者购买欲望。
保持清洁
利用灯光、色彩等元素,引导消费者视线,突出产品的展示效果。
视觉引导
通过独特的瓶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