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日语中使用的汉字与中国汉字的比较
摘要:日语中使用的汉字是仿照中国的汉字创造的,其中有保留中国原有写法的汉字,也有日本人自创的,这部分汉字被称为和制汉字。虽然两国使用的汉字中有的是相同的,但却表示不同的意思,这容易让人产生误解。本文通过在词形词义上对两国汉字的比较,分析其不同点,探究从中折射出的两国文化的差异及相互交流与补充。
关键字:同形异义字同素逆序词四字成语文化交流
通过学习日语,可以了解到现代日语中的文字主要有汉字、假名,此外还有罗马字和阿拉伯数字。日本虽然有固有的语言,但是没有固有的文字。在日本最早出现的文字是从中国传去的汉字。后来大约在公元9、10世纪的时候,日本人利用汉字的草体以及使用汉字的偏旁等创造了日语的平假名和片假名。现代日语中,有一部分汉字仍保留中国原有汉字的形和义,中日语中汉字的同形词是指原本是同一字体的汉字构成的词,而把中日两国汉字上述的字体差异忽略在外,有的词义对等或基本对等,有的词义不对等。与此同时,日本人也创造了属于本国的“国字“(即和字,日本模仿汉字的构词法创造的文字)。
同形异义字
「お皿が床に落ちた。」不懂日语的人或词汇量掌握不够的日语初学者乍一看这句子或许直译成“(某种)器皿落到了床上“。很多人容易通过字面意思就直接进行翻译。这是一个误区。其实日语中的「床」并不是表汉语中睡觉用的床,而是地板的意思。这句话则译成”盘子掉到地板上了“。
诸如上述例子,日语中与中国汉字的同形异义字还有很多。比如「妻子」,日语中指“妻子和孩子”,汉语中却仅表男性称自己的配偶为妻子。与此相对「丈夫」汉语中一般指女性称其配偶为丈夫,而日语中指精力充沛的状态,体质强壮,还可表东西结实、坚固。除这些词外,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我们会经常发现日语意思和汉语意思完全相反的同形异义词。如「留守」日语中表示出门不在家,而汉语中我们会经常听到“留守儿童”,此中的”留守“则表示留在家中看家。平时多注意的话,会发现更多的同形异义词如「大方」「新聞」「工作」「是非」「大家」「得意」「老婆」等。
值得提到的是其实日语单词并不多,但一个单词包含的意思往往就有好几个,在汉日互译的时候需推敲选词。如在选用「人間」这个词,「」「」其日语词义可表以下三种:
(1)人,人类。
(2)人品,人格,品质,品格。
(3)人世间。
例1:彼のような人は人間の屑だ。|象他这样的人简直就是人渣。
例2:米倉さんは人間がいい人です。|米仓先生是个人品好的人。
例3:坂上さんは人間嫌いなので,こういう仕事が適当しないはずです。|坂上是个孤僻的人,像这样的工作肯定是不适合他的。
“人间“的汉语词义表人世间,人类社会。若译成日语如下例:
例:她小时候饱尝了人间的艰辛。|彼女は幼い時に世の中の苦しみを舐め尽くした。
由此可以看出日语“人間”一词作为人类这个含义的时候使用非常频繁,现在基本上都是这个用法。剩下两个词义用得较少。而汉语“人间”相对书面化、文学化一些,也没有作为人类这个含义的用。一词多义现象在日语中非常普遍,如「無心」、「悪心」、「経理」、「生身」、「一段」、「区々」、「迷惑」在翻译时需根据文意选词。
日语中的汉字大部分还是沿用了中国古代的繁体字,虽然这对中国日语学习者来说不是太大问题,但也存在着较多的异义词,如「気味」,大辞林中「気味」是作为结尾词前接名词或动词的连用形表示出现那种样子或倾向。要是单纯的理解成汉语中的“气味”的话,「疲れ気味」的汉语意思就无从翻译了吧。此外还有「検討」「高等学校」「大勢」等,在句中其意思都应该慎重翻译。
同素逆序词
所谓同素逆序词是指词素相同但顺序相反的一组词又称「反転語」。此类词对于中国学习者来说便于记忆,如常见的「平和」「心身」「慣習」「施設」「野原」「月日」「裏表」等。
日本人利用汉字创造了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当代的科学技术领先于世界。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加强改革开放的力度,大步走向世界,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交流。与此同时,中日文化等的交流也日益频繁,现代汉语的有些流行语也来自于日语。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发现中国汉字与日本汉字的不同,能够获得更多的学习乐趣,中日两国汉字文化的差异及比较仍有许多需要深究的地方等待着去解答。
参考书目:《日语汉字趣谈》高坂登著
《日本语纵横—兼与汉语的比较》王锐著
《日汉汉日翻译实践》郭鸿雁著
《论新闻文体中汉日同形字的日译》张南薰著
《大辞林》三省堂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