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高校信息公开工作存在问题及优化策略研究
摘要:高校信息公开工作是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高等学校信息,促进高等学校依法治校的重要举措。文章以福建省89所高校门户网站为研究对象,基于调查结果发现,该地区高校信息公开方面存在制度规范性不足、信息表述倾向性强、高校之间信息内容差异大、信息网站建设不健全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提出以下优化策略:规范完善高校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合理设定信息公开统一标准;实行高校信息公开整体监管;加强高校信息公开网站建设。
中图分类号:F06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09-182-03
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角度来看,高校是一个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高校主要的外部利益相关者包括各级政府、用人单位、校友团体、提供捐赠者、合作伙伴、所在社区、社会公众、新闻媒体等;主要的内部利益相关者有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和其他员工[3]。高校信息公开的过程实质就是一种社会交换的过程。但实践过程中,高校组织与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复杂的社会交往关系,导致高校无法形成真正“公开、透明、公正”的信息公开。
目前已有研究表明,国内对于高校信息公开的研究内容较为全面,涵盖了基本理论的探讨、方法、内容和途径的研究、制度与政策的研究、效果评价研究,国外高校信息公开的研究以及与高校档案管理的研究等方面[4]。在高校信息公开制度的具体落实上,研究人员进行了实际调研,并结合统计数据做出了具体分析,多从高校信息公开网站这一途径进行研究分析[5]。因此,这些研究对于高校信息公开制度的落实以及整个社会的信息公开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在高校信息公开的内容、方法以及政策等方面还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以便更好地推动高校信息公开制度的建设和发展。
福建拥有众多优质高校及知名学科,对全国乃至世界的科研、教学和人才培养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高校信息公开是透明、规范、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高等教育的公平、公正、公开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研究福建省高校信息公开工作,有利于深入了解福建教育的发展状态,提高高校信息公开的质量和效率,打造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本研究目的希望能为福建教育信息公开的改进提供思路和方向,提高福建高校信息公开的水平,推动全国高校信息公开工作的发展。
二、福建省高校信息公开工作的现状
(一)学校办学情况公开
各高校门户网站作为信息传递与共享的主要平台,公开学校相关制度和报告至关重要。从数据来看,目前有超过85%的高校没有将学校章程、发展规划以及教代会相关制度和工作报告在门户网站上公开,仅有13所高校在门户网站上公开这些重要信息。
(二)招生考试信息公开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高校的招生宣传信息通过门户网站及时发布已成为常态。调查结果表明,无论是招生简章、招生办法与计划,还是招生信息发布、录取查询渠道以及咨询申诉渠道等信息的公开程度都很高,并且各大高校在招生考试信息方面公开程度基本一致。但民办高校的招生信息公开更具个性特征,例如,通过在门户网站上专设学校特色的招生网页,推出QQ专人咨询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招生。
(三)财务信息公开
(四)人事师资、教学与学生管理信息公开
根据调查发现,福建各高校在人事师资方面有较高的公开程度,63所高校都对中层干部任免与人员招聘方面进行了信息公开。而岗位设置管理与聘用制度的信息公开,目前的主要的公开方式是校内网上公开,对外公开的程度仅为12.35%。此外,所有高校都公开了包括教学与学生管理制度规范、教学成果评选与学生评奖等有关教学与学生管理方面的信息。
三、福建省高校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公开制度有待规范
(二)信息公开内容倾向性强
福建高校信息公开有很强的内容倾向性,主要表现在公开的信息有选择性。首先,选择性公开信息。福建高校信息公开中,对于某些敏感或者具有争议性的事项,如人事调整、经费使用等,往往不予公开或者给出模糊的回答,这种情况在很多学校中都有体现。其次,延迟公开信息。公开信息经常会将公开信息的更新推迟或者放慢,公开的信息存在滞后的情况。对于一些重要的信息,比如资助政策、学术成果、课程设置等,福建高校公开的信息很可能已经过时或者不准确了,这给学生、教职工、社会公众等带来了一定的不便。最后,缺乏信息公开透明度。福建高校公开的信息往往只涉及到学校自身的事务,像校务公开、招生报名、学生就业等方面的信息,而对于一些涉及到社会公共利益的信息以及一般公众关心的议题,缺乏公开透明度。
(三)不同的高校内容差异大
(四)信息网站建设有待健全
高校信息公开网站的建设是信息公开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但在信息网站建设方面,福建高校信息公开网站存在以下问题:首先,网站名称不规范。有些高校信息公开网站的网站名称过于简单,不够突出,缺乏识别度,例如“XX大学信息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