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探析影响大学物理教学成国的原因.pdf
文件大小:175.34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5-16
总字数:约4.85千字
文档摘要

探析影响大学物理教学成国的原因

引言

在当今各理工类高校中大学物理课程已经成为了各工科专业学生所必须修

读的一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课程中所讲述的物理学中的各个基本概念、

理论和方法不仅是形成学生的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知识,同时也可以培养

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等方面的素质。

近些年来,各地高校日益增大招生规模,这一现象导致了学生总体上的学

习成绩和综合素质有所不同。另外在我国各省市的不同地区,高中基础教

育水平存在的参差不齐的现象也比较突出。这些现象都导致了在理工科院

校中大学物理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出现了课程讲授速度难把握,学生两头

吃不饱,课堂教学效果上不去的现象,使任课教师很是为难。

与此同时在学生方面也存在着一系列的影响教学效果的问题。比如,现今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这使得学生都将目光转移到了那些实

用性强、对就业帮助大的学科上去,而对于像大学物理这样的基础课程的

关注度和热度却是日益减弱。这一现象也对教学的效率问题和学生学习物

理学科知识过程中的发展问题产生了阻碍。

从以上两点可以看出,大学物理的教与学都必须引起相关教师与学生双重

关注,更为重要的是大家应该共同努力去提高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效果。

1大学物理教育发展概况

1.1大学物理教学现状

大学物理课程是教育部规定的理工类专业的学生必须修读的核心课程,同

时也是理工科的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大学物理课作为一

门必修的基础课程,目的就是能够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并了解正在

发展中的物理学前沿问题。

物理学研究的基本理论知识己经涉及到了所有自然科学的范畴。在实际的

生产过程中和工程应用方面都有着物理知识的运用。所以,在大学中物理

学科的学习对于工科类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无论是从专业的契

合度还是学生科学思想的形成和科学素养的培养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

用。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通过学生的日常表现可以看出,由于学生在高

中的学习中已经对物理的学习产生了恐惧感,并且近些年来大部分高等学

校扩大招生规模使得学生的整体知识水平受到影响,部分学生的物理学习

基础不扎实。以上原因都导致上了大学之后学生仍然对物理学习没有足够

的信心。另外,由于大学物理是一门基础课,学生不能对其产生足够的重

视,这也导致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不高。

以下我们详细的分析一下导致学生在大学中学习物理的兴趣不够的主要原

因。

第一:工科专业学生学习的大学物理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和理论性太强,在

刚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学生觉得根本看不到它的实用性。这一现象导致了学

生学习物理时不像学习英语和计算机这样的课程或是知识,学了以后可以

立即使用,对自己在社会上发展的时效性很大,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

极性都高。另外,工科学生毕业之后的出路一个是考研继续深造,另一个

是参加工作,在一线干活。对于准备将来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的同学来说

,一般的工科类专业学生考研的时候专业课是不会考大学物理的,这就使

得学生不能给予本课程足够的重视。而对于另一部分准备要走出校园去参

加工作的同学来说,由于物理课程所学的知识本身的基础性太强,对日后

学生工作的意义不大,所以不能引起学生的注重。

第二:大学物理课本身的特点是理论知识多,课堂上的演示实验少,实验

课与教学课相分离。这些缺点使得大多数的学生认为学习大学物理很乏味

,没有学习的激情。这一现象导致了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都只是一味

的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有的学生甚至出现了上课不听讲,临考再复习的

现象。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教学目的的实现。

第三:从教师授课的角度来分析,教学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一问题突

出表现在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的落后方面。大学物理课程本身的特点是需

要讲授的内容多,教学时间又紧迫,这使得如今大多数工科类院校的大学

物理课程的讲授还是停留在单纯的注入式的教学方式上,师生间几乎没有

互动。这种教学方式严重的脱离了学生学习的实际,不能够充分的激发起

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自主性、积极性。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培养出来的学

生都是被动的被灌输知识,没有发挥好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导致了学

生的自学能力不强,从而制约了学生在实际学习中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1.2大学物理教育国内外发展概况

本课题研究的是大学物理教育的教与学两个方面,下面我们从国内外两个

角度分别分析一下大学物理教育的发展历程。

1.2.1国外大学物理教学研究概况

在美国,物理学的教育起步很早,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很多与之配套的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