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爆珠椰果双拼饮品制作配方商业计划.docx
文件大小:32.24 KB
总页数:14 页
更新时间:2025-05-16
总字数:约6.13千字
文档摘要

爆珠椰果双拼饮品制作配方商业计划

一、项目概述

(一)项目名称

「爆珠椰语」爆珠椰果双拼专门店

(二)项目背景

随着新茶饮市场从「茶底竞争」转向「小料革命」,兼具爆破口感与Q弹嚼劲的爆珠椰果双拼饮品成为现象级单品。爆珠通过果汁爆破带来味觉冲击,椰果的脆爽嚼劲形成口感互补,二者搭配形成「先爆浆后咀嚼」的双重体验。数据显示,2024年爆珠类饮品市场规模达200亿元,年增长率55%,椰果类配料订单占比超30%,但存在「工业化预制品添加剂多」「口感割裂」「场景单一」等痛点。本项目以「现制爆珠+鲜制椰果」为核心,打造「看得见果汁爆破?嚼得到椰香脆爽」的差异化产品,精准满足消费者对「口感猎奇」「社交分享」「情绪解压」的复合需求。

(三)项目目标

短期(1年):在华南、华东核心商圈开设8家标杆门店,单店日均销量200杯,会员数量突破5万人

中期(3年):建立爆珠原料供应链与椰果加工厂,拓展50-80家加盟门店,区域市场占有率超30%

长期(5年):成为全国爆珠椰果双拼领军品牌,产品线延伸至爆珠零食、即食椰果零售领域

二、产品方案

(一)核心产品:招牌爆珠椰果双拼

1.黄金配方(单杯标准)

原料分类

具体食材

规格/用量

成本(元)

核心工艺

爆珠基底

荔枝果汁50ml、海藻酸钠1.5g

钙浴成型(直径8mm,破裂压力30-50g)

2.8

现制爆珠4小时内使用,果汁含量≥90%,无防腐剂

椰果基底

新鲜椰肉100g、清水200ml

椰肉切丝后乳酸菌发酵48小时

1.8

椰果脆度检测(硬度计检测60-70N),保留10%天然椰香

饮品基底

茉莉绿茶茶底200ml、椰奶100ml

茶汤与椰奶1:1调配

1.5

茉莉绿茶85℃热萃10分钟,椰奶选用泰国进口无添加椰浆

特色配料

脆啵啵20g、椰椰脆片5g

自选添加

1.0

脆啵啵用茶汁煮制,脆片低温烘焙去油

2.制作流程

①爆珠现制:

荔枝果汁与海藻酸钠溶液混合→滴入氯化钙溶液钙化5分钟→清水漂洗3次(去除多余钙剂)→4℃冷藏备用

②椰果鲜制:

新鲜椰肉切丝→加入清水与乳酸菌发酵48小时→沥干后用椰汁浸泡增香(脆度检测达标后方可使用)

③饮品组装:透明杯底铺椰果条→加入爆珠(荔枝/蓝莓/芒果随机3种)→倒入茉莉椰奶底至9分满→顶部撒脆啵啵+椰椰脆片→搭配「爆珠椰语」定制粗吸管+爆破勺(勺头带尖刺辅助爆珠破裂)

3.产品卖点

?四重体验升级:

口感:爆珠咬破瞬间果汁迸发(破裂声达60分贝)→椰果的脆爽嚼劲→脆啵啵的Q弹,三重口感交替刺激味蕾

视觉:透明杯呈现「爆珠三色分布+椰果条层叠」的视觉效果,爆破时果汁与椰奶融合形成色彩漩涡,适配短视频传播

玩法:提供「爆破指南」(建议先含化爆珠外皮再咀嚼椰果),杯身印刻「爆珠口感地图」提升互动感

场景:夏季冰爽版(爆珠冷冻后加入碎冰),冬季温热版(爆珠外皮加厚防破裂+热椰奶),适配全季节社交打卡需求

(二)产品线矩阵

产品系列

代表产品

特色说明

售价(元)

经典款

招牌爆珠椰果双拼

荔枝爆珠+鲜制椰果+茉莉椰奶底

22

果茶特调

热带爆珠椰果茶

凤梨爆珠+百香果爆珠+椰果+四季春茶

26

季节限定

冬日暖椰爆珠饮

桂圆爆珠+姜枣爆珠+椰果+热奶茶

28

轻卡系列

益生菌爆珠椰果碗

无糖茶底+酸奶爆珠+椰果+奇亚籽,热量降低40%

25

周边产品

爆珠椰果DIY套装

爆珠模具+椰果发酵粉+食谱手册,家庭场景延伸

49/套

(三)品控标准

原料溯源:

水果:荔枝直采广东茂名、蓝莓直采贵州麻江(当日空运到店)

椰肉:泰国进口新鲜椰青(果肉厚度≥1cm,甜度≥12°Brix)

海藻酸钠:日本进口食品级原料(纯度≥99%)

新鲜度管理:

现制爆珠常温存放≤4小时,4℃冷藏不超过8小时(破裂率控制≤5%)

鲜制椰果发酵后4℃存放不超过12小时,茶底4℃存放不超过6小时

感官标准:

爆珠破裂压力测试(30-50g),椰果脆度检测(60-70N)

饮品糖度控制12-14°Brix,椰香与茶香平衡度≥8分(10分制)

三、市场分析

(一)行业趋势

口感互动化需求:

Z世代对「可互动饮品」搜索量年增70%,爆珠的「爆破声效」和椰果的「咀嚼感」成为社交媒体传播核心素材

爆珠类产品复购率达38%,椰果作为经典配料,在年轻群体中认知度超90%,双拼组合形成「老配料新体验」

健康化升级:

62%消费者关注饮品「无添加」,现制爆珠(无防腐剂)与鲜制椰果(天然发酵)契合健康趋势,溢价空间达20%-30%

办公场景(下午3点解压需求)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