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监测时间:每季度一次2、Ⅰ类环境、监测标准:洁净手术部(室)和其他洁净场所,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要求应遵循GB50333-201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3.0.2-2?3、Ⅱ类环境监、测标准:非洁净手术部(室)、产房、重症监护病房,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15min·直径9cm平皿)?4、Ⅲ、Ⅳ类环境、监测标准: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疗室、换药室、消毒供应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室)、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5min·直径9cm平皿)第31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GB50333-201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3.0.2-2
?Ⅰ类环境:洁净手术室Ⅰ、Ⅱ、Ⅲ、Ⅳ级:Ⅰ级手术区≤0.2cfu/30min.¢90皿周边区≤0.4cfu/30min.¢90皿(100级)6号手术间Ⅱ级手术区≤0.75cfu/30min.¢90皿周边区≤1.5cfu/30min.¢90皿Ⅲ级手术区≤2cfu/30min.¢90皿周边区≤4cfu/30min.¢90皿(10000级)5号手术间Ⅳ级≤6cfu/30min.¢90皿第32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五、消毒液监测1、采样方法:用无菌注射器按无菌操作方法:10ml培养基吸取1ml被检消毒液;5ml培养基吸取0.5ml被检消毒液,加入培养剂中混匀。2、消毒液标准:?使用中灭菌用消毒液:无菌生长?使用中皮肤黏膜消毒液染菌量:≤10cfu/ml?其他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100cfu/ml第33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34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消毒液监测标准范围1、使用中灭菌剂:无菌生长2、使用中皮肤黏膜消毒液:≤10cfu/ml3、其他使用中消毒液:≤100cfu/ml第35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六、紫外线强调监测方法
1、日常记录:使用后进行消毒时间累积,使用超过1000小时的应加强监测或更换建立紫外线消毒使用登记本,每周用75%酒精擦拭灯管并记录2、照射强调:普通30W直管型紫外线灯,新灯管的辐照强度≥90μW/cm2为合格《符合GB19258》要求;使用中紫外线灯照射强度≥70μW/cm2为合格;3、强调监测:每半年一次监测前用75%酒精清洁灯管表面,开灯,待其稳定5分钟后,放置强度监测卡于灯管下垂直1米处,正面朝上,照射1分钟,取卡,读数。第36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4、注意事项:做好自身防护尤其是眼睛;检测卡要闭光保存。第37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七、高度危险性医疗器械?手术器械、穿刺针等:无菌生长GB15982-201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4.3不推荐医院常规开展灭菌物品的无菌检查第38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关于微生物标本的采集方法第1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正确的微生物标本采集和运送,是准确的病原学诊断的前提
第2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基本原则1、及时采集微生物标本作病原学检查2、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标本3、采样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4、采样后立即送检5、棉拭子标本宜用运送培养基6、标本容器须灭菌处理,但不得使用消毒剂7、送检标本时应注明来源和检验目的8、混有正常菌群的标本,不可置肉汤培养第3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如何提高细菌阳性检出率
▲、标本采集时机▲、标本采集方法▲、标本的质与量▲、标本的运送与保存▲、镜检筛选合格标本▲、高质量、多种分离培养基▲培养环境第4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痰标本采集?关于咳痰标本※在抗菌素应用前采集标本※标本采集后1—2h内必须立即进行实验室处理※痰标本应用最早且广泛,但也是最受争议的标本※采集标本过程中要有专业的医务人员指导第5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诊断成为难题◎细菌(包括防线菌与奴卡菌,厌氧菌与分枝杆菌)◎真菌(包括肺孢子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与立克次体◎原虫◎寄生虫第6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痰标本采集——自然咳痰标本患者清晨起床后,用清水或冷开水反复漱口去除过量的口腔细菌,有假牙者应取下假牙先轻咳,咳出口腔中的痰液弃去,再用力深咳,从气管咳出呼吸道深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