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设施畜牧工厂化养鸡疫病智能防控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给出了工厂化养鸡疫病智能防控的技术架构,规定了工厂化养鸡疫病智能防控的环境智能调控、智能巡检、健康预警分析、疫病智能诊断、智能消毒免疫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指导工厂化养鸡相关单位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的疫病智能防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2148家禽健康养殖规范
GB/T44985.4农业物联网通用技术要求第4部分:畜禽养殖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工厂化养鸡industrialchickenraising
通过规模化、集约化、工厂化的养殖方式,利用封闭或半封闭式鸡舍、自动化设备、标准化管理流程及专业化技术手段等,对鸡群进行高效、连续生产的现代化养殖形式。
4技术架构
工厂化养鸡疫病智能防控技术主要包括环境智能调控、智能巡检、健康预警分析、疫病智能诊断、智能消毒免疫等,技术架构图见图1。
图1工厂化养鸡疫病智能防控技术架构图
2
5环境智能调控
5.1系统构成
工厂化养鸡的环境智能调控由环境监测传感器与智能环境控制系统构成。环境监测传感应支持持续采集舍内环境参数,智能环境控制系统应支持通过接收传感器数据,依据预设规则与算法进行环境状态分析,自动生成调控指令并驱动执行机构运作,确保环境参数符合设定要求,保障鸡群健康。
5.2环境监测传感器
5.2.1采集项
环境监测传感器采集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参数:
a)基础参数: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光照、截面风速等;
b)有害气体:氨气、二氧化碳、粉尘浓度等;
c)通风参数:通风量、舍内外压差等;
d)设备参数:小窗开度、风机台数、湿帘运行状态等。
5.2.2采集要求
工厂化养鸡环境监测传感器采集参数和采集频率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工厂化养鸡环境监测传感器参数和采集频率
传感器类别
测量范围
测量精度
采集频率
空气温度
(-20~60)℃
(±1)℃
不低于10分钟/次
空气湿度
(0~100)%RH
(±10)%RH
不低于10分钟/次
光照
0~20001x
4%1x
不低于15分钟/次
风速
0~35m/s
(±0.5)m/s
不低于20分钟/次
氨气
0~25PPM
±5%FS
不低于10分钟/次
二氧化碳
0~5000PPM
±5%FS
不低于10分钟/次
5.3智能环境控制系统
5.3.1环境调控
环境调控应符合GB/T44985.4的要求,环境调控参数应符合GB/T32148的要求。
5.3.2参数阈值
应支持根据鸡只类型、日龄阶段、鸡群状态、季节天气等情况,设置养殖环境参数阈值,保障鸡群养殖环境舒适度。
5.3.3分级响应
应设置分级响应机制,当环境参数超出阈值或是危及鸡群健康安全等,能通过智能环境控制系统触发风机、水帘、暖气、空调等环境控制设备的启停和调控,必要时触发报警应急机制。
6智能巡检
6.1智能巡检机器人
支持巡检机器人定时巡检,并符合下列要求:
a)应具备移动平台,传感平台高度和角度应可调节,支持自适应光线调节;
b)可采集图像、红外、视频、温湿度、有害气体浓度、声纹等信息;
c)应支持人工智能图像识别算法和红外测温识别鸡只绝产、死亡、亚健康等异常情况,能发现异常并标记所在区域或笼位,精度±0.5m,及时告警提醒。
6.2预警机制
应采用动态阈值,支持根据鸡群日龄调整行为基线,实行分级响应。
3
7健康预警分析
7.1健康预警分析
工厂化养鸡可构建基于机器学习的健康预警分析模型,通过分析实时环境数据、生产性能数据、饲喂数据、鸡群活动图像等数据,辅助判断疫病风险,发现风险及时预警。
7.2声音预警分析
7.2.1音频采集
应配备声音传感设备,具备环境噪声抑制和畜禽音频采集功能,信噪比≥50dB,采样频率不低于
16kHz。
7.2.2声音预警分析模型
应配置音频分析处理软件,具备音频预处理、智能识别功能,可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畜禽甩鼻音、咳嗽声、呼噜音、尖叫声等音频进行分析,发现异常及时预警。
8疫病智能诊断
8.1疫病智能诊断模型
应建立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疫病智能诊断模型,支持对多来源多模态数据的联合分析,支持输入临床症状、剖检病变等的文字描述、图像数据等,输出诊断结论、防治措施等。
8.2疫病诊断知识库
应构建疫病诊断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