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动物检疫的范围对象和分类.pptx
文件大小:543.4 KB
总页数:44 页
更新时间:2025-05-16
总字数:约1万字
文档摘要

1动物检疫的范围对象(duìxiàng)和分类第一页,共44页。

2025/5/15一、充分认识检疫规程在检疫工作(gōngzuò)中的意义动物检疫规程,就是动物检疫人员在动物检疫工作应遵循的“规则+流程”,其内容包括(bāokuò)了适用范围、检疫范围、检疫对象、检疫方法、检疫程序、判定标准、结果处理方式、检疫记录以及及检疫资料保存等内容。是农业部依照《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的规定或授权制定的。在检疫工作中意义重大。第1页/共44页第二页,共44页。

2025/5/15二、动物(dòngwù)检疫的特点(一)法定性(法定的主体、法定的人员、法定的标准(biāozhǔn)和办法、法定的检疫对象、法定的处理办法)(二)强制性(实行主动报检制度)(三)权威性(官方兽医任命就取得了法律赋予的职权,其行动受法律保护,出具的证明具有法律效应,对结果负责)(四)科学性(检疫的目标就是要做到公正合理,对消费者和畜禽经营者权益给予保护)第2页/共44页第三页,共44页。

2025/5/15三、动物(dòngwù)检疫员的岗位职责(一)熟悉动物检疫相关的法律、法规,全面掌握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检疫技术。积极参加培训学习和考试考核,提高业务素质,在工作中要秉公执法、不徇私情、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二)取得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在执行任务时应衣装整洁、佩戴(pèidài)标志、持证上岗、带齐检疫工具、文明执法、热情服务。(三)检疫员要依法行政,严格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对检疫对象的检疫项目,依照检疫程序按检疫标准对动物及动物产品进行检疫,对检疫结果负责。(四)在工作中按积极宣传动物防疫、检疫的有关法律、法规,提高人民群众对动物防疫、检疫的认识和遵守动物防疫和检疫法律、法规的自觉性。(五)管理辖区内报检动物产地检疫到位率达100%,在实施产地检疫时,做到亲临场户、临检观察、详细询问、健康发证、检出病畜应根据不同病情依法处理。(第3页/共44页第四页,共44页。

2025/5/15(六)屠宰检疫时,严格按程序操作。屠宰场派驻人员到位率达100%、屠宰检疫率达100%。(七)检疫员应建立个人档案,对检疫情况做好记录,规范填写检疫证照并保存(bǎocún)留档,不得乱出证和买卖、涂改、伪造检疫证明。(八)检疫员对经检疫合格的动物产品,应加盖或加封验讫标志、出具相应的检疫证明,并依法按标准收费,不得随意提高或降低收费标准。(九)对经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及动物产品,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执行。发现疫情,按规定及时上报,对病死畜禽及产品要做到“四不准一处理”(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必须按国家规定进行处理)。(十)认真做好消毒灭源的宣传工作,负责做好屠宰加工场(厂)、牲畜运载工具等卫生消毒工作。(十一)严格执行上级业务部门的有关规章制度。第4页/共44页第五页,共44页。

2025/5/15检疫处理合格不合格实验室检验检疫不合格检疫合格申请人不予办产地检疫合格证出具产地检疫合格证发现可疑症状省、市、县级动物防疫检疫(卫生)站未发现可疑症状报检第5页/共44页第六页,共44页。

2025/5/15四、检疫(jiǎnyì)程序1、申报(shēnbào)受理2、查验资料(zīliào)及畜禽标识3、临床检查4、实验室检测5、结果判定与出证6、处理7、记录第6页/共44页第七页,共44页。

2025/5/15检疫申报:《动物防疫法》第四十二条第一款,《动物检疫管理办法》规定货主应主动申报检疫。检疫是依申请的行为,申请后才有检疫行为。检疫是一种行政许可行为。申报受理:先申报,后受理。不受理,一定要说明(shuōmíng)原因。如有疫情、国家规定不能调运等。1、申报(shēnbào)受理第7页/共44页第八页,共44页。

2025/5/15动物检疫(jiǎnyì)管理办法2010第八条下列动物、动物产品在离开产地前,货主应当按规定时限向所在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shēnbào)检疫:(一)出售、运输动物产品和供屠宰、继续饲养的动物,应当提前3天申报(shēnbào)检疫。(二)出售、运输乳用动物、种用动物及其精液、卵、胚胎、种蛋,以及参加展览、演出和比赛的动物,应当提前15天申报(shēnbào)检疫。(三)向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输入相关易感动物、易感动物产品的,货主除按规定向输出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shēnbào)检疫外,还应当在起运3天前向输入地省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shēnbào)检疫。第九条合法捕获野生动物的,应当在捕获后3天内向捕获地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shēnbào)检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