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预防溺水安全知识讲座PPT.pptx
文件大小:2.93 MB
总页数:23 页
更新时间:2025-05-16
总字数:约2.04千字
文档摘要

学校预防溺水教育

目录contents

泳前准备

适应游泳池的水温

一般来说泳池的水总是比家里的洗澡水要凉一些,所以入水时可能会有不适应。

国际上对游泳场所水温的建议各个年龄有所不同,2岁半的孩子水温最好在30℃以上,3~6岁的孩子水温最好在29℃以上,成人的话27-29度。

如果是夏天的话,冲个冷水澡就能适应了。

学会憋气、吐气

1.准备练习环境,浴缸、脸盆都可以。

2.建议家长先做示范,同时和孩子一起练习,消除TA的畏惧感。

3.闷水的时候注意要把耳朵也没入水中,练习时闷水时间的长短不重要,重点是适应鼻子和耳朵进水的感觉。

4.如果不适应在水中憋气,可以试着先从在水里吐气开始。

合身的游泳衣裤

游泳衣裤必须合身。如果太大,在游泳时容易兜水,以致加大身体负重和阻力,影响游泳动作。

因此游泳衣裤要以穿在身上感到舒适为宜。至于质量,中老年人应选择纯毛或棉毛制品,以深色为宜。

准备好游泳眼镜

如果游泳池的水质不干净,那么游泳时细菌是很容易进入眼内的,很有可能会产生红眼病等。

那么想要预防眼病,就需要配戴泳镜进行游泳。对于初学者来说,戴游镜还可以纠正在水中睁不开眼睛的习惯。

安全知识

游泳小常识

被污染的(水质不好)河流、水库,有急流处,两条河流的交汇处以及落差大的河流湖泊,均不宜游泳。

一般来说,凡是水况不不明的江河湖泊都不宜游泳。恶劣天气如雷雨、刮风、天气突变等情况下,也不宜游泳。

溺水时的自救方法

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放松全身,让身体飘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立即求救。

如周围无人,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遇溺水者救援方法

紧急呼救。立即高声呼救,吸引周围人注意。必要时拨打110报警,并联系120急救中心,准确报告位置与情况。安全评估。快速评估现场环境,确保自身安全。避免盲目下水,特别是非专业救援人员。使用救援工具。利用救生设备(如救生圈、竹竿等)抛向溺水者,确保其能抓住并漂浮。保持与溺水者的安全距离,避免被其抓住。

游泳要注意哪些方面

必须要多人同行并在老师、教练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顾。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呛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预防措施

选择安全水域游泳

游泳时务必选择有安全保障的正规场所,像配备救生员的泳池、经过安全评估的海滨浴场等。这些地方不仅有专业人员时刻关注,水质与设施也符合标准。

切不可贪图方便或刺激,前往河流、水库、池塘等危险的自然水域,它们可能暗藏漩涡、暗流,水况复杂,极易引发溺水事故。

做好游泳前准备

在下水前,充分热身至关重要。通过伸展四肢、活动关节,让身体适应即将开始的运动,有效降低抽筋风险。

同时,仔细检查游泳装备,确保泳衣合身、泳帽泳镜佩戴舒适且无损坏,游泳圈、浮板等辅助工具没有漏气或破损。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安心畅游。

提升游泳技能与自救能力

参加专业游泳培训课程,系统学习正确的游泳姿势和呼吸技巧,不断提升自身游泳水平。

此外,掌握必要的自救技能同样关键,例如抽筋时冷静应对,通过反向拉伸缓解;不慎落水时,保持冷静,利用漂浮物使身体浮于水面等待救援,为自己争取更多生存机会。

遵循游泳场所规定

严格遵守游泳场所的各项规章制度,是保障安全的重要前提。

按照指示牌进入指定区域游泳,不擅自闯入危险或禁止入内的水域。

听从工作人员指挥,不违规跳水、潜水,不在泳池内追逐打闹,避免因不当行为引发意外。

急救方法

保持急救现场的秩序

在进行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时,周围可能会聚集一些围观群众。

要安排人员维持现场秩序,确保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急救操作,同时避免围观人员干扰施救者,保证急救过程顺利进行。

急救人员的自我防护

在实施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时,若条件允许,施救者可佩戴一次性呼吸面罩等防护用品,防止与溺水者体液接触,降低感染疾病的风险,同时也能更专注地进行急救操作。

快速转移与清理气道

一旦将溺水孩子救上岸,迅速把孩子转移到坚硬、平坦地面,像操场地面或室内地板。柔软地面不利于按压。

接着,仔细查看孩子口腔、鼻腔,用手指缠上纱布或手帕,轻轻抠出泥沙、水草等异物。

若孩子口中异物较大,可将其头偏向一侧,轻拍背部,让异物排出,保证气道通畅,为后续急救打基础。

精准定位按压部位

施救者跪在孩子右侧,对于年龄稍大儿童,双手交叠,掌根置于两乳头连线中点;若孩子年龄较小,可用单手掌根按压此处。

这个位置能精准作用于心脏,有效促进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