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滞缓流水体生态修复涵养技术规范》编制说明.pdf
文件大小:461.39 KB
总页数:14 页
更新时间:2025-05-16
总字数:约9.17千字
文档摘要

一、任务来源

依据《河北省质量信息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团体标准《滞

缓流水体生态修复涵养技术规范》由河北省质量信息协会于2025年

4月1日批准立项,立项编号:T2025305。

本标准由河北远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提出,由河北省质量信息协

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为:河北远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河北科技

大学、白洋淀管理中心、上海交通大学、深州市城市管理执法局、河

北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阳分公司。

二、项目背景

1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一系列决

策部署,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深入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

银山理念,紧紧围绕“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质量高位持续改善,

生态环境安全得到有力保障”的总体目标,从流域统筹与局域强化的

角度出发,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针

对水生态系统修复,提出整体治理技术和要求。

生态环境部关于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中,提

出了坚持目标导向,突出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三水”统筹及“有

河要有水,有水要有鱼,有鱼要有草,下河能游泳”的目标。近年,

随着学科的快速发展及实践应用,水生态修复领域发展异常迅速,工

2

程技术参数具有较大程度的更新,相关技术积累了一定的成果经验。

在全面系统梳理相关文献,总结近年来在滞缓流水体生态修复领

域的成熟技术,归纳优秀经验做法和不同的工程实例技术参数及运维

要点的基础上。河北远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河北科技大学等单位,

创新研发了滞缓流水体生态修复涵养新技术,且成效明显。

2目的

水生态修复的对象不仅仅是河流、湖泊,也可以大至区域、流域,

小至水生动植物群落,以及本标准的修复对象--滞缓流水体。大多数

的浅层湖泊、水库以及景观水体流动更新慢、滞留时间长,可称之为

滞缓流水体。这类水体水动力条件差,自净能力弱,整个水体光照充

足、夏秋季水温高,且风力混合易导致底泥中营养盐释放,因此在适

当的气象条件下易发生富营养化和藻类爆发问题,给城市环境和居民

健康造成严重影响。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滞缓流水体的生态

问题日益凸显。目前,滞缓流水体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水体流动性差、

自净能力弱、污染物易堆积、生物多样性降低等。

富营养化是指水体氮、磷营养盐大量增加超过水体自净程度,造

成藻类异常繁殖、水质恶化,进而丧失水体生态功能的现象,水体富

营养化受到外源输入和内源释放的影响,也受水体流速、置换周期等

水动力特征的影响。天然湖泊在正常的自然进程中也会出现富营养化

现象,但滞缓流水体的水力特征使其富营养化进程大大加快。

国内外针对滞缓流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已从控源截污、内源控制、

3

生物修复等方面开展了许多研究工作,但这些技术单独使用仅能解决

某一方面的问题,并不能完全解决滞缓流水体存在的问题。此外,水

体修复工程往往涉及水域面积大、长期运行,还需充分考虑技术的投

资和运行成本。

河北远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滞缓流水体综合修复设备”(以

下简称本设备)不但能够全面修复水体,而且自身结构更为简单,成

本较低,且能够做到零碳零成本运行,是一项绿色环保低碳技术。

本设备通过调节机构对推流泵方向、角度和深度的调节,以及设

备的移动,实现对水体充分扰动以及底泥的可控扰动和表面更新,从

而影响水体的温度分层和营养物质区域分布,破坏蓝绿藻生长环境,

控制底泥污染物释放和去除速率的动态平衡。同时,土著菌通过富集

和扩培,与增氧系统产生的微纳米气泡一同释放到深层水体中,有效

分解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并改善底泥,从而实现对消缓流水体“靶

向”治理和多介质修复的目的,使水体恢复自净能力和生物多样性。

滞缓流水体综合修复设备的特点及优势:

?本设备中应用了大流量推流泵,促进深层水体的流动性,同时对底

泥进行氧化改善;

?通过各功能系统的配合使用,可达到对水体污染物及底泥“靶向”

治理的目的,同时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通过土著菌富集培养缓释系统和增氧系统协同配合,向水中输送

富集培养后土著菌体和微纳米气泡,有效降解水体有机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