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产品供应链安全管理指南》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本文件由华东师范大学提出,经中国技术市场协会标准化工
作委员会批准,正式列入2024年团体标准制修订计划,标准名
称为《数字化产品供应链安全管理指南》。
(二)项目背景
随着我国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字化产品占比逐年增多,数字
化产品供应链迅速成长壮大。在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数字化产品供
应链越来越趋于复杂化和多样化,安全风险不断加剧,其面临着违反
法规、供应中断、安全攻击、隐私泄露等一系列复杂多变的风险。本
文件为规范和指导数字化产品供应链安全管理水平,加强标准能
力建设,完善产业的质量体系而特别提出。
(三)目的意义
本文件针对数字化产品供应链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及威胁,提出了
由合规管控、供应商管理、开发安全管理和运维安全管理四部分构成
的数字化产品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最终形成的标准文件可为各类企
业的数字化产品供应链安全管理提供参考,还可改善数字化产品供应
链的效率和稳定性,并提高企业的声誉和市场竞争力。
(四)起草单位及起草人名单
本文件起草单位: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1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
(五)主要起草过程
1.文本调研
华东师范大学于2024年6月启动了文本的调研工作,并与
2024年12月完成了相关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工作。
2.标准立项
华东师范大学向中国技术市场协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申请,
于2024年12月获得中国技术市场协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批准立
项。
3.组建标准起草工作组
2025年2月25日,召开项目启动会,成立了杨艳琴、金澈
清、邵奇峰等组成的标准起草工作组,并讨论标准调研工作事项。
4.形成标准草案
2025年3月5日,起草组对资料收集情况进行汇报,并对
进行了线上讨论。
2025年3月12日,开展组内讨论,确定了标准框架和主要
内容。
2025年4月1日,对起草的标准初稿进行现场讨论,并提
出修改意见。
2025年4月19日,起草组根据修改意见进行修改,形成标
准草案。
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
2
(一)编制原则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
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以及《中国技术市场协会团体标
准工作程序》的规定起草。
(二)标准主要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文件针对数字化产品供应链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及威胁,提出了
由合规管控、供应商管理、开发安全管理和运维安全管理四部分构成
的数字化产品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合规管控包括法律法规、生产安
全、知识产权三个部分;供应商管理包括组织机构、管理制度、人员
管理、安全审计四个部分;开发安全管理包括需求分析、编码开发、
测试验证、部署运行四个部分;运维安全管理包括环境安全、数据安
全、云平台安全三个部分。本标准对数字化产品全生命周期进行安全
赋能,多方位指导数字化产品供应链安全风险的识别、评估和监控。
本文件对数字化产品全生命周期进行安全赋能,多方位指导数字
化产品供应链安全的全过程评估和管理。本文件适用于组织机构对数
字化产品供应链安全的全过程评估和管理,适用于第三方机构开展数
字化产品供应链安全的检测评估认证。
(三)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
本文件的目录框架的确定和编写主要依据GB/T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相关规定。术语和内容主要依据和参考了以下资料:
GB/T25069—2022信息安全技术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