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轻工制造行业2024年报暨2025年一季报总结:板块分化明显,关注政策带动复苏和高景气成长赛道.docx
文件大小:492.77 K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5-16
总字数:约1.15万字
文档摘要

敬请阅读本报告正文后各项声明正文目录

敬请阅读本报告正文后各项声明

行业综述 3

家居:地产承压业绩触底,政策利好复苏在即 3

个护:强势单品+渠道变革,国产品牌成长韧性强 4

造纸:24年纸企利润逐季下滑,25Q1盈利环比改善 6

包装:金属包装兼并整合落地,高分红仍是主线 6

出口:24年出口增速稳健,关税摩擦成25年关键扰动 7

潮玩:情绪消费需求崛起,IP经济持续高景气 7

文娱:业绩稳健结构优化,行业龙头布局国际 8

两轮车:24年动销承压,政策推动25年需求释放 9

行业重点关注公司 9

风险提示 10

图表目录

图表1:家居板块重点公司业绩表现 3

图表2:主品牌电商数据 4

图表3:个护板块重点公司业绩表现 6

图表4:潮玩板块重点公司业绩表现 8

图表5:文具板块重点公司业绩表现 9

图表6:行业重点关注公司 9

敬请阅读本报告正文后各项声明行业综述

敬请阅读本报告正文后各项声明

家居:地产承压业绩触底,政策利好复苏在即

复盘

家居板块业绩承压。2024年家居板块收入2465.84亿元(同比+0.01?),

归母净利润158.63亿元(同比-15.78)。2025Q1家居板块收入536.53亿元(同

比+3.85),归母净利润36.19亿元(同比+10.55)。一方面,宏观经济下行,消费者对经济前景乐观情绪减弱,家居大件消费降级,不利于头部品牌家居发展;另一方面,24年房屋竣工面积和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行,影响下游需求。25Q1家居企业业绩表现相对疲软,主要受春节提前、国补空窗期等因素影

响。1)2025年春节提前至1月下旬,导致Q1销售窗口期缩短,家居家装需求相对较弱;同时,春节前员工集中返乡导致的生产偏弱,制造业生产周期前移或后置,1-2月可能出现家居工厂出货短暂停滞,节奏放缓。2)2024年底至2025年初,家居以旧换新补贴政策进入空窗期。尽管多地延续2024年补贴标

准,但消费者对2025年新政细则(如品类范围、补贴比例)持观望态度,导致需求延迟释放。

展望

25年家居家装焕新国补陆续落地,补贴范围扩大、力度加强:25年1月

26日,商务部等6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家装厨卫“焕新”工作的通知》。该文件明确了全国统一政策框架,覆盖智能家居、适老化改造等五大类产品,并要求各地细化实施细则。

促消费政策密集出台,提振消费专项发案落地:25年3月16日,中办、

国办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涵盖了8方面30项措施,包括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消费能力保障支持行动、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大宗消费更新升级行动、消费品质提升行动等。其中大宗消费更新升级行动方面,指出加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力度和更好满足住房消费需求。

多项政策加持下,地产数据降幅收窄+家具社零数据向好,基本面有望止

跌回升。据国家统计局,25年3月家具社零同比+29.5?,增速较1-2月提升

pct;住宅竣工面积同比-8.1,降幅环比收窄9.6pct;住宅销售面积同比

-1.2?、降幅环比收窄2.2pct。在国补加持以及消费旺季背景下,家居行业景气明显回升,头部企业有望率先受益,基本面向好可期。

图表1:家居板块重点公司业绩表现

Choice-深度资料,东方研究所

投资建议

板块估值向下调整空间小,向上空间广阔。2023年起商品房销售下行,传

导至家居终端消费疲软,行业竞争加剧,板块估值下探;2024年房屋竣工压力叠加消费不振,家居行业市场预期触底。当前板块估值处在过往五年25?分位,下行空间小,关注未来积极政策持续推出对行业预期和基本面改善的刺激作用。

行业趋势下看重企业自身竞争力,1)品牌营销:存量房需求占比提升,

拥有自主品牌和营销能力的企业受益;2)客单值提升:客户数增长降速背景下,通过大家居战略拉高客单价的企业更具增长动力;3)渠道拓展:定制家居整装渠道愈加重要,软体家居电商渠道占比提升。

定制家居关注大家居布局领先的欧派家居、米兰纳贡献明显多品类持续

融合索菲亚、全国化持续推进志邦家居等;软体家居关注管理层风险释放基本面持续向上的顾家家居、内销预期改善外销利润提升的敏华控股、高端床垫领先的慕思股份、电商下沉市场持续发力的喜临门等,智能家居关注智能晾晒龙头好太太、智能卫浴领先的瑞尔特等。

个护:强势单品+渠道变革,国产品牌成长韧性强

个护板块高成长。2024年个护板块收入356.87亿元(同比+6.30?),归母净利润23.01亿元(同比-4.71?)。2025Q1个护板块收入97.47亿元(同比

+26.13),归母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