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测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股东会决议修改公司章程,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多少比例通过?
A.三分之二
B.过半数
C.全体
D.四分之三
【答案】:A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股东会决议修改公司章程时所需的表决权比例。在公司相关规定中,股东会决议修改公司章程属于特别决议事项。对于特别决议事项,为了保障公司决策的谨慎性和稳定性,需要较高比例的表决权通过。选项A,三分之二的表决权比例是符合股东会对修改公司章程这类重要事项的决策要求的,所以该项正确。选项B,过半数一般适用于普通决议事项,对于修改公司章程这种重要决议不适用,所以该项错误。选项C,全体股东所持表决权通过的要求过于苛刻,通常在公司决策中这种情况较少适用,所以该项错误。选项D,四分之三并非修改公司章程所需的法定表决权比例,所以该项错误。综上,本题正确答案是A。
2、公司设立后,董事会应定期召开会议,董事不能出席时可以如何处理?
A.委托其他董事出席
B.不用处理
C.让法定代表人代为出席
D.交由股东会决定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公司董事会会议董事不能出席时的处理方式。依据相关规定,公司设立后,董事会应定期召开会议。当董事不能出席董事会会议时,可以委托其他董事出席会议并行使相关权利。A项:委托其他董事出席,符合规定,该项正确。B项:董事若不能出席会议却不做处理,可能会影响董事会决议的有效性和公正性,不利于董事会职能的正常发挥,所以该项错误。C项:法定代表人通常是代表公司行使职权的负责人,并不一定具备董事身份,董事不能出席会议时让法定代表人代为出席没有法律依据,所以该项错误。D项:股东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主要负责决定公司的重大事项,而董事能否出席董事会会议及如何处理属于董事会内部事务,不应交由股东会决定,所以该项错误。综上,答案选A。
3、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对处分决定的复核结果不服的,可向哪个机关申诉?
A.国家监察机关
B.原处分决定单位
C.上一级机关、单位
D.国有企业董事会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对处分决定复核结果不服时的申诉机关。A选项国家监察机关,主要是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等,并非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对处分决定复核结果不服的申诉机关,所以A选项错误。B选项原处分决定单位,通常是作出最初处分决定的主体,若对复核结果不服再向其申诉,难以保证能有效解决问题,所以B选项错误。C选项上一级机关、单位,从层级和监督的角度来看,上一级机关、单位具有更宏观的管理和监督职能,能够对下一级作出的处分决定及复核结果进行审查和监督,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对处分决定的复核结果不服时,可向上一级机关、单位申诉,所以C选项正确。D选项国有企业董事会,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公司的重大经营决策等事项,并非处理处分申诉的专门机关,所以D选项错误。综上,答案选C。
4、公司成立后,其法人资格从何时起生效?
A.领取营业执照之日
B.股东会决议通过之日
C.公司注册之日
D.董事会成立之日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公司法人资格生效时间的知识点。A选项正确。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公司经公司登记机关依法登记,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方取得企业法人资格。也就是说,公司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其法人资格生效。B选项,股东会决议通过之日,通常是公司内部对于某些事项形成决策的时间,这并不意味着公司法人资格生效。股东会决议可能涉及公司的设立、重大事项变更等内容,但它只是公司内部治理的一个环节,不能作为法人资格生效的标志。C选项,公司注册是一个包含多个环节的过程,从提交注册申请到最终完成注册登记是有一定时间跨度的,单纯的公司注册之日概念比较模糊,不能准确界定法人资格生效的时间,只有领取营业执照才是最终获得法人资格的关键节点。D选项,董事会成立是公司组织架构建设的一部分,董事会负责公司的经营管理决策等事宜,但它的成立并不代表公司法人资格生效。董事会成立是在公司设立过程中的一个内部组织构建环节,与公司取得法人资格的法定条件并无直接关联。综上,本题答案选A。
5、公司决定合并、分立、解散的,必须在何时听取工会意见?
A.任何时候
B.研究决定时
C.公司运营后
D.董事会批准后
【答案】:B
【解析】该题正确答案选B。公司在研究决定合并、分立、解散这些重大事项时,必须听取工会意见。这是因为工会代表着员工的利益,在公司做出涉及员工利益的重大决策时,听取工会意见有助于平衡公司决策与员工权益之间的关系,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促进公司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选项A“任何时候”表述过于宽泛,没有明确关键节点;选项C“公司运营后”,此时合并、分立、解散的决策可能已经产生实际影响,再听取工会意见就失去了应有的作用;选项D“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