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波音737飞机B737飞机典型故障汇总.pdf
文件大小:438.3 K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5-16
总字数:约6.52千字
文档摘要

各公司反馈B737飞机典型故障汇总

一、操纵系统相关

1.安定面配平马达故障

B737NG飞机安定面配平马达(STM)为飞行操纵系统关

键部件,故障后影响机组操纵,增加飞行风险。配平马达是

EATON设计制造,2013年起部件不停升级换代,从件号

6355B0001-03(停产)升级至6355C0001-01(含多个构型升

级版MOD6、MOD7、MOD8、MOD9,均停产),再升级至

6355C0001-02(含多个构型升级版MOD0、MOD1、MOD2、

MOD3均停产、MOD4、MOD5),但始终没有解决部件可靠性

问题,6355C0001-01件号的马达故障是由于热疲劳和金属疲

劳导致印刷电路板(PWA)的锡焊断裂,-02件号的马达使用了

新的印刷电路板,以提高抵抗热膨胀和疲劳的能力;从-02的马

达引进以来,波音收到多起早期拆除的报告,厂家修改电路板

和晶体管(MOD2、MOD3),但仍未解决问题,分析认为是电

路板电气过载导致,建议更换为MOD0或MOD1。特别是

6355C0001-02的构型在部件出现故障后,安定面人工配平手

轮阻力很大(AMM27-41-00-700-806在操作安定面配平手轮

时需要施加一个不大于46磅的力),会导致机组人工操作不畅,

存在较大飞行风险。MOD4和MOD5的电路板可减少高频噪音,

1

但不会提高马达可靠性;厂家计划于2022年6月推出-03件号的

马达。

2.襟翼锁定故障

B737NG飞机襟翼锁定故障后影响机组操作襟翼系统,增加

飞行风险。襟翼位置指示器(GE/ONTIC件号为2061-15-1)存

在电弧,导致襟翼不一致、不对称、卡阻,最终会导致襟翼锁

定的问题。波音和位置传感器(Honeywell件号为

18-1728-10/12)、位置指示器、FSEU计算机(BAE)、线路

(MOOG)的厂家已完成调查,结论为指示器电弧和多个部件

性能衰退叠加造成。厂家目前没有明确的改进方案,仅在FIM手

册中增加排故逻辑提示的事后处置办法,不能减少该系统问题

发生。

3.前缘襟/缝翼过渡灯亮

B737NG飞机前缘襟/缝翼过渡灯亮主要是由于位置传感器

故障(襟翼8个、缝翼22个)。对于老件号传感器(不锈钢材料,

件号为1-899-29),当水汽或其它污物沿着导线进入其内部会造

成传感器腐蚀,最终导致传感器失效。为解决此问题,波音与

克瑞(Crane)厂家研发了新件号为80-207-01/-02的钛传感器,

新件号传感器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因此建议位置传感器故障

时更换为新件号传感器,但从实际数据来看新件号传感器的可

靠性并没有达到预期。调查发现新件号传感器仍可能存在被磁

2

化和潮气侵入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是导致传感器故障的主要原

因。现阶段,Crane及波音已着手研制改进方案。

4.副翼电配平作动导致滚转

副翼配平的方式有两种,自动驾驶和电动配平。自动驾驶

通过推动竖杆转动,定中滚轮在凹槽中移动,脱开就会回中。

而电配平类似于推动定中机构基座转动,定中滚轮是不动的,

相当于改变整体的中立位置来实现对副翼PCU的输入。在飞行

中,当电配平改变了定中机构的整体转动角度时,需转动驾驶

盘修正或自动驾驶作动筒,都是利用转动杆把角度调整回来。

使用驾驶盘时机组就会知道这种趋势,而自动驾驶时机组是不

知道的,所以当累积了一定的偏转量后,一旦自动驾驶脱开,

在定中弹簧的作用下,定中滚轮回位,副翼就将产生较大的偏

转,由于机组没有心理准备,从而出现剧烈滚转,乃至操纵失

控的情况发生。

5.扰流板空中无法收回故障

扰流板作动器失效在全伸出位导致扰流板处于升起状态,

本侧机翼阻力增加,气动力不平衡,飞机出现侧滑现象,机组

使用副翼配平也无法完全消除侧滑,导致返航。扰流板作动器

故障有两种可能:控制活门滑阀存在间隙性内漏,导致移动到

放下状态后,A腔有压力油出现液压平衡;球阀弹簧出现问题,

导致球阀直接堵住了收起油路的供油。

3

6.驾驶盘重/不回中(冬季多发)

B737飞控系统的副翼定中机构轴承和扭力管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