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长庆石化分公司高校毕业生春季招聘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其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共35题)
1、“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而于行而止矣。”
与《荀子》这段话意思相同的一句话是:
??A:世人何人不读书,书奴却以读书死
??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C: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D: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分析文段。这句话的意思是“没有听到的不如听到的,听到的不如见到的,见到的不如了解到的,了解到的不如去实行,学问到了实行就达到了极点”。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对比选项。B项“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意思是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终究觉得肤浅,要彻底弄懂,非亲自实践不可,与文段意思相同。
故本题选B。
【拓展解析】
A项:“世人何人不读书,书奴却以读书死”意思是不要死读书、读死书,反对僵化的、机械的读书方式。C项:“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意思是年轻的时候不知道努力学习,到老了才后悔读书太迟。用来劝解年轻人趁早努力学习,免得将来后悔。D项:“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意思是到实际使用时才懊恨书读得太少,没有亲身经历过不知事情的艰难。
2、与“不可名状”中的“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名垂千古
??B:莫名奇妙
??C:名副其实
??D:声名远扬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不可名状”指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名”指说出。
辨析选项。A项“名垂千古”指好的名声永远流传,“名”指名声,排除A项。B项“莫名其妙”指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名”指表达,说出。C项“名副其实”指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名”指名称或名声,排除C项。D项“声名远扬”指名气很大,传播到很远的地方,“名”指名气,排除D项。
故本题选B。
3、人总觉得不满足,而且很难为满足确定标准。一旦确立了满足的标准,人们又会不满足,这正是人可贵的地方。
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A:知足常乐
??B:满足是没有确定的标准的
??C:人要前进,就要永不满足
??D:满足与不满足没有绝对的界限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文段开头指出人总是不满足,很难为满足确定标准,接着指出确定了满足的标准人还是觉得不满足,最后通过指代词“这”总结全文,指出人不满足是可贵的,故文段旨在强调人不满足的重要性,对应C项。
A项:“知足常乐”指知道满足就很快乐,文段旨在强调不满足的重要性,无中生有,排除;
B项:对应“很难为满足确定标准”,文段旨在强调满足的重要性,非重点,排除;
D项:文段并未论述满足与不满足之间的界限,“界限”无中生有,排除。
故本题选C。
4、人的尊严就在于思想。由于有了思想,人就比摧毁他的任何东西甚至整个宇宙都高贵得多。因此,人就能吞掉一个世界。
这段文字直接支持的观点是()。
??A:人类是需要有思想的
??B:人类的思想是无处不在的
??C:人的尊严就在于人的思想
??D:无论哪种人都能改变整个世界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文段开篇提出“人的尊严在于思想”这一观点,接着通过后文的“甚至比整个宇宙都高贵”“吞掉世界”对上述的观点进行解释和具体论述,故文段为“总—分”结构,文段支持的观点为人的尊严就在于思想,对应C项。
A、B两项,仅提及“思想”,文段主要论述是“尊严”和“思想”的关系,缺少主题词“尊严”,排除;
D项:“改变世界”文段并未提及,无中生有,且“无论哪种人”表述过于绝对,排除。
故本题选C。
【文段出处】《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
5、艺术家个人的语言风格虽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却不是________的,应在创作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与超越。人的本质力量的丰富性、进化性,客观对象的无限性、多样性,欣赏者需求的多元性与发展性,都决定了艺术家应在拥有自己稳定的主导风格的基础上,具有更高超的________艺术语言的本领,拥有丰富而多样的语言风格。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定不易创造
??B:一定之规创作
??C:一斥不复运用
??D:一成不变驾驭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突破口在第二空。该空前后要表达“用更高超的使用语言艺术的本领”的意思。A项“创造”和B项“创作”不能搭配“语言”,排除A项和B项。
再看第一空。该空前后要表达“艺术家个人的语言风格不是完全不变的”意思。C项“一斥不复”指一遭贬斥,终身不再为官。不合语境。排除C项。D项“一成不变”指一经形成,不能改变,符合语境。答案锁定D选项。
故本题选D。
【解析拓展】
一定不易:一定下来就不变更,形容正确,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