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关于搭建学生实践活动一体化系统的工作思路.doc
文件大小:1.41 M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5-16
总字数:约1.45千字
文档摘要

西南财经大学关于构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一体化系统的工作思路

一、目前我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指导实践活动的服务体系有待完善。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导航体系不完善,实践活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不完善,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存在盲目性和重复性。

(二)实践活动之间缺乏统一的认定互换机制。由于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职能部门与学院(中心)组织的实践活动之间存在交叉,实践活动缺乏统一的分类认定和学分转换机制,认定程序较繁琐。

(三)实践活动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活动的专业指导、过程管理、科学评价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工作目标

(一)整合课内外、校内外实践活动资源,完善实践活动导航服务体系,通过搭建网络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实践活动信息资源库。

(二)将“第一课堂实践活动”与“第二课堂实践活动”,职能部门与学院(中心)组织的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实施分类管理,制定科学的转换标准和认定机制,实现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一体化管理。

(三)完善实践活动质量保证和经费保障体系,创新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拓展实践平台和载体,将专业学习与提升实践能力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整改思路

采取“2+1+2”模式,即通过搭建两个平台、建立一个机制、实施两个保障计划,建立

(一)搭建两个平台:学生实践活动导航服务平台、学生实践活动信息交互平台。

1.搭建学生实践活动导航服务平台。整合课内外、校内外活动资源,实施学生活动分类指导,将第一课堂实践活动(如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专业实习、本科生科研训练、专业经典文献研读、社会实践与调查)与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活动、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活动、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活动、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活动、技能培训及其它活动六大类)有效整合(见学生实践活动分类表),在此基础上编制《西南财经大学学生社会实践导航手册》,让学生明确不同实践活动的特点和内容,提高项目选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尊重学生兴趣和个性特点,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个人实践指导服务。

2.搭建信息共享平台。构建实践活动网络信息共享平台,建立校院两级实践项目信息库,研发“西南财经大学学生社会实践网络管理系统”,实现项目设计、团队组建、立项申报、总结、考评、学分认定等环节的数字化管理。

(二)建立一个机制:建立实践活动项目互通机制,实现实践活动学分互认。

1.制定《西南财经大学学生实践活动学分的认定办法》,整合两个课堂的实践资源;从认定方式上,建立学生第一课堂实践活动学分与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学分互认机制,对学分互换标准、转换流程等作出统一规定。

2.成立全校学生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指导全校学生实践活动,各学院(中心)成立实践活动工作组,完善本单位实践活动体系的构建,负责具体活动的管理和指导、学分认定等。

(三)实施两个保障计划:学生实践活动质量保障计划、学生实践活动经费保障计划。

1.实施学生实践活动质量保障计划。将实践活动与专业学习、服务社会、勤工助学、择业就业、创新创业活动相结合,创新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拓展实践活动平台和载体,强化实践活动过程管理,确保学生实践活动质量。

2.实施学生实践活动经费保障计划。进一步规范全校学生实践活动经费管理,按照二级管理要求,学校除保留部分经费用于教务处组织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团委校级学生实践活动等外,其余经费按学生人数比例发放学院等教学单位。

附表一:西南财经大学大学生实践活动一体化系统

附件:学生实践活动分类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