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趣事》教学设计
【课程概况】
授课对象
一年级
课时规划
1课时
参考教材
湘美版《美术》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自然趣事》
学习领域
综合·探究
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材内容旨在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自然界中有趣的情景与小动物,通过艺术创作表达他们对自然的理解和感受,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实践操作为主,教育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使用环保材料(如散落的树枝)发散思维,从自然中取材去创作自然,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教材内容结合了自然科学与美术教育,鼓励学生在实践探索中发现。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尚未发展成熟,主要依赖与直观形象的事物,他们理解能力有限,需要我们用具体的语言、图像、模型等引导。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喜欢通过提问、观察、动手操作来探索新事物。在美术方面,学生可能还没有极为系统的知识体系,但是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极为丰富的,培养他们观察和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学会用美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同时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让他们在美术学习中找到自我,发挥潜能。
设计思路
学生以“演绎小达人”的身份,进行自然舞台剧的创设。首先通过视频图片观察体验有趣的自然现象,在艺术作品中赏析自然风景,对自然有一个整体的了解;然后通过摄影知识的学习,捕捉自然之美,为舞台剧搭建场景;再鼓励学生进行自由联想,想象树枝可以变成动物的哪些身体部分,激发创造力;最后分组制作小动物并且合力完成舞台剧的表演,呈现自然中的趣事。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培养学生发现和观察有趣的自然现象的能力,通过与自然的互动发现自然之美,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感知能力。
【艺术表现】:帮助学生通过实际创作,运用多种绘画材料创作自然中的小动物,增强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和创作技巧。
【创意实践】:鼓励学生尽情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合作完成自然趣事的舞台剧演绎,提升表达自我能力,通过艺术塑造人格自信。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自然中的趣事,发现不同动物栖息的不同自然场景。
引入摄影作为记录自然趣事的方式,讨论如何通过镜头捕捉自然之美,并可以结合数字艺术进行创作。
3、讨论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教育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使用环保材料(如自然掉落的树枝,树叶、花瓣等),从自然中取材去创作自然,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用不同材料创作自然中的小动物,并且能够选择合适的场景拍摄照片。
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法、启发教学法、问题探究法、活动体验法、讨论学习法等等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PPT课件、作品实物
【学具准备】画纸、彩笔、树枝、超轻粘土、胶水剪刀等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构思
新课导入
情境创设:进入学生前面四个课时所创设出的奇妙的自然世界,赋予学生”演绎小达人“的身份,分组对自然趣事进行演绎
简单回顾已创设的自然世界内容
【教师提问】:大家笔下的自然世界真是丰富多彩呀!有繁茂的树木,美丽的小花,天上飞的,水里游的,真是一个热闹的大家庭!老师想请问一下同学们,你的自然世界里还有有哪些可爱的小生物呢?他们之间又会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发生呢?
教师使用课本小诗导入新课“森林是猴子的游乐园,草原是鸵鸟的竞技场。大自然里趣味多又多,我们一起来制作。”
【教师提问】:“同学们的想法真是奇妙多多,那么老师今天想请各位演绎达人一起把你们的自然趣事呈现出来吧。”
1、学生发散思维,自主回答,初步构思想要演绎的自然趣事。
2、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朗读小诗,进入新课时的学习。
利用单元情境激发学生对任务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自然里有趣的事情,调动已有知识储备,投身新知学习。
知识新授
环节1:探访自然奇观
【教师提问】“磨刀不误砍柴工,一位好的导演在演绎之前会先构思好故事发生的场景,我们需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才能检索出最适合你们故事发生的情境,我们先通过一段视频来欣赏一下吧。思考:自然中都有哪些奇妙的景观?”
视频欣赏,学习新知
辽阔的草原
神秘的森林
辽远的沙漠
奔腾的大海
壮观的冰川
【教师提问】:“你构思的自然趣事,会发生在怎样的场景里?”
画作欣赏,学习新知
展示不同景观画家的画作,帮助学生解决场景选取问题,同时学习欣赏艺术化的场景处理。
亨利?卢梭《奇异的风景》丛林系列画作
希施金森林系列画作
学生认真欣赏视频,总结视频内容积极回答问题。认真听老师讲解。
2、学生仔细观察名师画作,确认场景选取。
通过视频图片观察体验有趣的自然现象,在艺术作品中赏析自然风景,对自然有一个整体的了解。解决舞台场景选取问题。
环节2:定格自然美景
【教师提问】:“摄影是我们最常见用来定格场景的方式。同学们想一想:摄影只是按下快门的事情吗?我们应该怎么将选取的美景定格下来呢?怎么把我们舞台剧的场景创设得最为完美?”
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