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下科学§3.2物态变化(5)教学设计
课题3.2物态变化(4)…液化、液化的方法单元三学科科学年级七下
本课时为浙教版七下第三章第2节《物态变化》的第5课时,主要介绍液化及液化的方
法、应用;
教材
学生已经学习了熔化和凝固,也学习了汽化吸热和蒸发及沸腾的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
分析
学习液化,液化是汽化的相反过程,结合日常生活经验认识液化,并能利用这些知识解决一
些简单的问题。
科学观念:了解液化的含义;了解液化过程是放热的;了解液化有降温和加压两种方法;了
解生活中液化有多种应用;
学习科学思维:了解液化过程中分子空隙变化情况;使用液化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目标探究实践:联系生活实际,掌握液化及液化时放热的特点;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化的方法;
态度责任:养成规范实验操作的意识;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观察记录能力;提升学习
与探索的兴趣。
重点液化过程中放热现象;液化的方法;
难点利用液化知识解释相关现象
教学教师活动设计意图
环节
导复习:
入1、汽化是指物质的过程;
2、汽化包括和两种方式,都需要热;
新导
3、蒸发和沸腾比较:
课入
新
课
水不仅会发生汽化,变成水蒸气,水蒸气还会液化成水。
冬季,当门窗紧闭一段时间后,教室玻璃窗内侧会出现一层水雾,变得
模糊不清,这是教室里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玻璃上发生液化而形成的。
冬天还可以看到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这是呼出的水蒸气遇到冷液化是一个
空气液化凝结成的小水珠。清晨,路边花草上的小水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与汽化相反
结而成的。的物态变化
那么,气体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发生液化?过程
讲探索活动:
学生对此观
察不多
实验现象是
一个气体液
授
化过程
如图3.2-30所示,烧杯里盛有热水,将一块干燥的玻璃片盖在烧杯上,
观察玻璃片的下表面会出现什么变化。知道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吗?直接认识: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