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健康教育人员专业能力建设指南》编制说明.pdf
文件大小:427.19 K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5-16
总字数:约9.68千字
文档摘要

《健康教育人员专业能力建设指南》

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2025年1月,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等单位申报的制订团体标准《健康教育人员专

业能力建设指南》通过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审批立项。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国疾病预

防控制中心、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省疾病预

防控制中心、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安徽医科大学卫生

管理学院、四川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

生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英华、李长宁、吴敬、常春、崔颖、聂雪琼、李莉、孙

昕霙、史宇辉、仲学锋、刘秀荣、李小宁、季莉莉、杨国平、徐水洋、吴青青、孙

桐、魏晓敏、余金明、高俊岭、赵芳红、卫薇、杜维婧、侯晓辉、周欢、郑频频、

尤华、陈济安、金辉、卢永、吕书红、潘虹地、郑传芬、张春华。

二、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民健康,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2016年,中共中

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019年,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行

动(2019-2030年)》,2022年,国务院发布《“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健康

促进与教育是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健康教

育专业能力建设是做好健康教育工作的前提和重要保障。面对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

展的新形势,尤其是健康中国建设的新任务,加强健康教育专业能力建设,显得尤

为重要和迫切。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涉及面广,健康教育人员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与职责,

如健康科普、健康传播、行为干预、监测与评估、政策研究与倡导等。健康教育人

员专业能力直接影响到健康教育的效果和质量。目前,健康教育人员能力建设方面

面临着一些挑战。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慢性病、传染

病以及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增加,人民群众对科学、准确、及时的健康信息需求不断

提升。同时,媒体技术手段的革新深刻的影响着公众获取信息的习惯、传播形式及

1

传播效果。面对健康教育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必须大力加强健康教育

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以满足公众日益复杂和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由于缺乏对健康教育能力范围、建设路径的统一界定,无法客观、规范地衡量

健康教育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无法为健康教育人员的职业发展提供的清晰

路径,也无从进行有效的评估和激励。因此,制定《健康教育人员专业能力建设指

南》是加强健康教育人员能力建设的首要一环,是推动健康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的

根本性、基础性工作。

起草《健康教育人员专业能力建设指南》旨在规范健康教育人员的核心技能与

知识体系,明确健康教育人员能力建设路径,进而提升健康教育人员专业素质,推

动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化、高质量发展,为全民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的提升提供有力

保障。

三、主要工作过程

本文件编制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预研阶段

2019年起,为了推动健康教育专业能力建设,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组织开展专业

人员能力建设标准研究。研究工作历时3年多,邀请了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

社会保障部、人力资源研究机构、高校、公共卫生机构、各级健康教育专业机构等

不同领域的行政管理人员、专家学者和一线工作人员进行了广泛研讨和论证。能力

标准初步形成后,广泛听取了省、市、县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的

意见和建议。2021年1月,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编著的《健康教育人员专业能力建设

指南及解读》正式出版。

能力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任务,需要与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相适应。2021

年以来,在编著《健康教育人员专业能力建设指南及解读》的基础上,中国健康教

育中心对健康教育人员专业能力开展持续性研究,同时,整合师资力量,建立培训

基地,完善工作网络体系,由指导与培训部专门负责健康教育专业人员的系统化培

训工作。以往的研究和实践,为起草本文件《健康教育人员专业能力建设指南》提

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和实践支持。

2.立项阶段

2024年12月11日,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在北京组织召开团体标准立项评审

会,会议邀请国家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