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标准化教育课程建设指南 质量管理基础编制说明.pdf
文件大小:222.51 KB
总页数:12 页
更新时间:2025-05-16
总字数:约8.84千字
文档摘要

国家标准《标准化教育课程建设指南

质量管理基础》

编制说明

标准起草组

二〇二五年四月

1/12

目录

一、任务来源3

二、目的和意义3

三、标准制定原则5

四、主要工作过程6

五、相关技术内容说明7

(一)范围7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7

(三)术语和定义7

(四)总体原则7

(五)课程设计9

(六)课程实施10

(七)课程评价与改进10

六、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11

七、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11

八、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11

九、国家标准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和推荐性国家标准的建议11

十、贯彻国家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11

十一、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11

十二、其他说明11

2/12

《标准化教育课程建设指南质量管理基础》编

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标准化教育课程建设指南质量管理基础》国家标准的制定,是列入国家标准

化管理委员会2024年制修订计划的任务,项目计划编号Z-469”。本项任务

由SWG27(全国标准化教育标准化工作组)归口,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是标准化教育领域标准。本文件起草单位为深圳技术大学等。

二、目的和意义

《标准化教育课程建设指南质量管理基础》国家标准旨在通过制定质量管理课

程建设指南,给出国内高等院校本科教学中质量管理基础课程的基本信息、课程目标、

课程设计要求、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效果评价以及质量保障体系等内容,促进

质量管理课程的开设和推广,使学生了解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体系,学会质量管理的

基本原则和方法,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完善质量管理标准化教育课程体系,

促进标准化教育的发展。

编制的目的和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响应国家政策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质量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每

一次质量领域变革创新都促进了生产技术进步、提升了人民生活品质。中国致力于质

量提升行动,提高质量标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

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国家高度重视质量管理学科教育工作,2023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了《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其中明确提出:“增强质量发展创新动能。建

立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质量创新体系,协同开展质量领域技术、管理、制度创新”。

2017年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将质量

教育纳入全民教育体系”“推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加强质量相关学科、专业和

课程建设”。“推动建立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和企业共同参与的质量教育

3/12

网络”。推动该标准发布与实施,不仅符合当前国内质量管理的政策趋势,还可以为

标准化领域人才培养提供指导和借鉴,推动标准化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促进质量管理工作

1.推广质量管理知识。质量管理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应用

和推广价值。编制该指南可以帮助更多的学生了解和掌握质量管理基础知识,增强质

量管理意识和能力。

2.促进质量管理教育课程建设,提升质量管理教育质量。近年来,各国相继开

设质量管理相关专业课程,2012年教育部正式批准我国开设质量管理工程专业,中

国计量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南京财经大学等二十余所高校开设质量管理专业课程。

质量管理教育课程是培养质量管理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编制该指南可以为质量管理

教育课程建设提供参考和指导,推动质量管理教育课程的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

3.加强质量管理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