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性质与内容介绍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必修课两学分上课周数15周课.pptx
文件大小:1.13 MB
总页数:16 页
更新时间:2025-05-16
总字数:约1.87千字
文档摘要

课程性质与内容介绍1.适用专业铁道工程技术。2.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两学分,上课周数15周,课时30,考试类型为考察课程。主要涉及地球的演化、造岩矿物与岩石、地质构造与阅读地质图、地貌、河流与水的地质作用、常见的地质灾害、工程地质勘察。

学习要求及成绩评定方法

考核细则

参考书目:《地质与土质》李瑾亮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公路工程地质》窦明健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工程地质与水文》杨晓丰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19),中国铁道出版社。

第一章地球演化第一节地球的概述第二节地质年代与地层单位第三节地球的演化与地质作用

第一节地球的概述地球的地位:地球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中较小的一颗行星。太阳在银河系里只是1.6X1011颗恒星之一;银河系也仅仅是总星系的一个成员;而总星系还只是宇宙的一部分。一、地球的圈层构造:二、地球的外部形态:三、地球的物理性质:

一、地球的圈层构造:地球具有层圈构造,分为外部层圈和内部层圈两部分。其中,外部层圈包括大气圈、生物圈和水圈,如图0-1所示。

一、地球的圈层构造:内圈层:地壳、地幔、地核

二、地球的外部形态:地球的形状地球为一梨状三轴旋转椭球体。赤道一带稍微凸出,南北半球也不对称,表面凹凸不平

二、地球的外部形态:赤道半径(a)6378.1724km赤道周长40075.696km两极半径(b)6356.7986km子午线周长40008.6km平均半径6371.229km表面积5.1007*108km2扁率((a-b)/a)1:298341体积1.0832*1012km2

三、地球的物理性质:地球的平均密度:5.516g/cm3地表岩石平均密:2.7g/cm3地心的密度:13g/cm31、地球的密度

2、地球的压力地球内部压力是随深度加大而逐渐增高的。深度每增加1km,压力增加27.5MPa(1MPa=1兆帕斯卡=106N/m2)。深部随着岩石密度的加大,静岩压力增加得更快些。静岩压力在莫霍面附近约1200MPa,古登堡面附近约135,200MPa,地心处可达361,700Mpa,相当于360万个大气压力。地表地心

3、地球的重力地球的重力地球自转引起的离心力和地球引力的合力。P=F+dF=G?M?m/R2d=r?ω(G为万有引力常数,ω为角速度)因为离心力相对很小,即使在赤道也只有万有引力的1/289,所以重力基本上就等于万有引力,方向也基本上指向地心。为了便于比较,通常用单位质量所受的引力来表示重力(重力加速度g)g=G?M/R2(单位用伽Gal)1Gal=1cm/s2

重力的变化重力在地表的变化重力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加,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若将地球视为均质体,以海平面为基准可计算出不同纬度的标准重力值。g=987.032(1+5.3*10-3*sin2ф-5.9*10-6*sin22ф)g为重力(伽),ф为纬度重力在地球内部的变化影响重力大小的不是整个地球的总质量,而主要是所在深度以下的质量。由于地壳与地幔的密度都比较小,从地表到地下2900km的核幔界面,重力大体上是随深度增加而略有增加,但有波动。在核幔界面上,重力值达到极大(约1069伽),再往深处去,各个方向上的引力趋向平衡,重力值逐渐减少,直至变小为零。

重力异常实际测得的重力值与理论重力值之间的差值,称重力异常。当实测重力值理论重力值,称正异常当实测重力值理论重力值,称负异常在埋藏有密度较小物质(如石油、煤、盐等非金属矿产)的地区,常显示负异常;而埋藏有密度大物质(如铁、铜、铅、锌等金属矿产)的地区,就显示正异常。所以人们就可以通过重力测量,来圈定重力异常的区域,寻找那些引起重力异常的非金属和金属矿产。这就是地质勘查中常用的重力探勘方法

4、地球的磁场地磁场:地球周围存在的磁场它有两个磁极,其磁北极位于地理北极附近,磁南极位于地理南极附近,但不重合,地磁轴与地球自转轴的夹角现在约为11.5度,1980年实测的磁北极位于北纬78.2度、西经102.9度(加拿大北部),磁南极位于南纬65.5度,东经139.4度(南极洲)。地磁轴地理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