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师/技工学校《传承端午文化弘扬爱国精神》国旗下讲话稿2篇
第1篇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缤纷夏日,浓情端午,又是一年端午节。“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节作为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纪念日,承载着历史记忆和精神内涵,凝结着始终不变的爱国情怀,已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扒龙舟、挂艾草与菖蒲、打午时水、浸龙舟水、食粽、拴五色丝线、佩香囊等,形式多样的端午节民俗活动绵延不断、历久弥新,凝聚着民族发展的历史,沉淀着炎黄子孙的共同记忆,荟萃着人文理念的精华,传递着讲仁爱、重民本、崇正义等思想时代价值,激活了蕴藏在中华儿女心底的爱国基因。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沉、最持久的情感。无数事实证明,每当国家遇到困难时,爱国主义精神集中进发出来,成为化危为机的精神力量。“心有大我,至诚报国”,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上下紧急动员,14亿中国人始终心相连、情相通,在各自岗位上尽己所能,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汇聚成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取得了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阶段性重大胜利,再一次生动而深刻地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
我们要把个体价值、家庭梦想的实现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以奋斗点亮人生舞台,不负这个新时代,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担当情怀,以实干谱写时代芳华,为国强家富,撸起袖子加油干”
在这个端午节,我们重温屈原的爱国精神,涵养伟大深切的爱国情怀,要让家国情怀在神州大地发扬光大,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谢谢大家!
第2篇
大家好!我是来自某班的某。我很荣幸能够在国旗下进行演讲。我演讲的主题是《传承端午文化,弘扬爱国精神》。
当粽叶的清香穿越时空的藩篱,一个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又向我们走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等,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端午节最初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屈原,他一心为国,却遭馋去职,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当楚国都城郢都被秦军攻破后,屈原悲愤交加,投江殉国。百姓们为了纪念他,纷纷划船打捞,并向江中投放粽子、蛋、酒等,以免鱼虾啃食他的身体。后来,这一习俗逐渐演变成了端午节的重要传统。
端午节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那清香的粽叶、饱满的糯米、香甜的红枣,包裹着的不仅仅是美味的粽子,更是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赛龙舟,那激昂的鼓声,那奋力划桨的身影,展现的是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的精神。挂菖蒲、喝雄黄酒等习俗,也都蕴含着人们对健康、平安的美好祈愿。
传承端午文化,就是传承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爱国精神,是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定信念,是他“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高洁品格,是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眷恋和无私奉献。这种爱国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在当今社会,爱国精神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要以爱国精神为指引,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传承端午文化,弘扬爱国精神,用我们的智慧和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