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编制说明-儿童高倍防晒类化妆品适用敏感皮肤功效评价方法(编制说明).pdf
文件大小:172.07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5-16
总字数:约3.62千字
文档摘要

《儿童高倍防晒类化妆品适用敏感皮肤功效评价方法》

(征求意见)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根据2024年全国标准化工作要点,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深入推进国

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各项重点任务实施,以标准有力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推动标准化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和《团体标准管理规定》(国标委联[2019]1号)的相关要求,中国食品药品

企业质量安全促进会拟立项并联合相关单位共同制定《儿童高倍防晒类化妆品

适用敏感皮肤功效评价方法》团体标准。

(二)制定背景

随着育儿理念的精细化发展,儿童防晒意识在家长中逐渐增强。儿童皮肤

娇嫩,角质层较薄,屏障功能尚未完善,对紫外线的防护能力较弱,容易受到

紫外线的伤害。长期无防护的日晒不仅会导致皮肤晒伤、晒黑,还可能增加皮

肤癌的风险。因此,儿童防晒产品成为家长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儿童防晒市场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尤其是高倍防晒类化妆品。

据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3年间,儿童防晒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74%。

这一高速增长率反映了消费者对儿童防晒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预示着儿童防

晒市场未来的巨大潜力。现有《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及防晒类标准(如SPF/PA

测试)主要针对成人皮肤设计,未细分至儿童敏感肌场景。儿童皮肤屏障功能

弱、敏感肌比例高(据统计,我国儿童敏感肌发生率约30%),但缺乏针对性

功效与安全性评价方法,导致企业研发无据可依,产品宣称混乱。

该标准的制定将解决儿童高倍防晒产品“高风险缺监管、高需求缺信任”

的核心矛盾,通过科学评价方法推动产品安全性与功效性双提升,助力行业从

“价格竞争”转向“技术竞争”,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价值。

(三)起草过程

3.1标准研制阶段

2024年11月~2025年1月,起草组通过企业调研,了解企业实际生产情况,

并组织收集、整理相关标准化资料、专业文献等,经成分分析、研讨、论证后

编写完成《儿童高倍防晒类化妆品适用敏感皮肤功效评价方法》立项申请书及

标准框架相关内容,并向中国食品药品企业质量安全促进会提出标准立项申请。

3.2标准立项阶段

2025年2月24日,中国食品药品企业质量安全促进会正式发布了《儿童高

倍防晒类化妆品适用敏感皮肤功效评价方法》团体标准立项通知,并在全国团

体标准信息平台进行公示。

3.3标准起草阶段

2025年2~2025年5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国务院关于

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等文件的要求,按照团体标准的制修订程序组织有

关技术人员成立标准起草工作组,通过相关信息化手段进行多次内容讨论和交

流,并向相关单位和专家咨询,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对

标准初稿进行了完善和修改后经起草组确认,同意作为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

意见。

3.4征求意见阶段

…………

3.5审查阶段

…………

二、编制原则

在标准制定过程中,标准起草工作组按照GB/T1.1—2020给出的规则编写,

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协调性:保证标准与国内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协调一致。

(2)规范性:严格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

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则起草,保证标准的编写质量。

(3)适用性:结合生产企业管理实践和产品的主要环境影响,提出对企业

产品的具体质量要求和生产经营规范。

三、主要技术内容及其确定依据

本文件规定了儿童高倍防晒类化妆品适用敏感皮肤功效评价的基本原则、

评价方法和试验报告等。

本文件适用于SPF值>30或PA++++的儿童高倍防晒类化妆品。

本文件给出了敏感皮肤的术语和定义。将敏感皮肤定义为:皮肤受到外界

微小刺激后,出现阵发性或周期性灼热、阵发性发红、刺痛、瘙痒及紧绷感,

伴或不伴持续性红斑的一种综合征。

评价方法

a)受试者入组

1)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招募合格的受试者,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

2)用洁面产品清洁面部,取50μL的10%乳酸溶液加在直径为8mm的滤纸片

上,贴于面部左右两侧鼻唇沟处,分别在2.5min和5min时询问受试者的自觉症

状,按照4分法对刺痛程度进行评分(0分无刺痛感,1分轻度刺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