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类和对象,开始面向对象的开发.pptx
文件大小:1.35 MB
总页数:13 页
更新时间:2025-05-16
总字数:约1.01千字
文档摘要

零基础Python教程

#103

类和对象

复习

算法:

1.冒泡排序法。两两比较数据,每一轮冒出一个需要的数值。多轮比较下来得到一个需要的排序。

2.掌握数据交换的简便方法

3.掌握sorted等来进行排序

理解为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类别。比如:人类、动物等。有大类、有小类。

得到的其实:类其实是比较抽象的一个归类,并没有涉及到具体的一个事物。

对象

理解为:某一个类别的具体的实例化的事物。

比如就是人类的实例化一个“老刘”

类的定义

使用系统关键词class

Class类的名称:

类的属性和方法

说明:类其实就是一个代码块。

这里提到的“方法”,其实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函数,只不过在类的外面定义的时候叫函数,在类内部定义的时候,我们就叫方法。

类的定义的举例

定义一个获取和设置年龄的类

classPerson:

defsetAge(self,a):

self.age=a

defgetAge(self):

returnself.age

实例化之后的类如何使用?

举例:

p=Person()

#设置年龄

p.setAge(18)

#获取年龄

print(p.getAge())

如何应用类?

使用类的时候,必须要进行实例化,而实例化之后的类,我们称为对象。

如何实例化一个类?

只需要在类名称后加一个小括号即可。

举例:p=Person()

这里的p就是Person这个类的具体的一个实例对象。

类的特性:

1.继承:父级的方法会被子级继承下来。

2.封装:把某个特定的方法封装在一个类下面,使得某个具体执行的功能会比较隐蔽。代码看起来也会比较清晰。

3.多态:同一个方法在不同的场景下面会有不同的效果。

类的方法定义:

由之前的例子,我们得到:每一个类中的方法在定义的时候,第一个参数必定是类的对象,一般这个参数的名字默认为self。也可以是其它的变量的名称,但是,默认情况下第一个参数无法是什么名字,都被默认为是这个类的对象本身。

类的应用场景

往往都是对应于现实事物的各个对象:比如贪吃蛇游戏中的蛇或者是食物。

比如业务中的话,我们可以对应某个系统中的人的某个数据表。

等等现实生活中的场景。

总结强调

1.掌握类和对象的概念理解

2.掌握类和方法的定义

3.掌握类和对象的调用和使用方法

4.理解类的应用场景

订阅/关注/点赞

刘金玉

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