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
“嵌入式系统应用开发”项目竞赛规程
一、赛项名称
赛项名称:嵌入式系统开发应用
赛项组别:高职组
赛项归属:电子信息大类
二、竞赛目标
赛项基于真实应用场景以实操形式实施,使用国产自主可控嵌入式芯片、将
嵌入式系统应用开发相关核心知识与技能、工艺与规范、思维与素养有机组合,
考查学生的嵌入式系统综合应用开发、团队协作、应急处突、知识与技能迁移等
职业综合能力,服务学生全面发展。
赛项引领电子与信息大类相关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促进职业教育职普融通、
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满足产教协同、“岗课赛证”融通综合育人的目标,将竞
赛任务与工作岗位任务对接,竞赛内容与专业课程及1+X证书内容对接,将行业
最新技术及现场研发、调试、工艺改进经验转化为优质教育资源,实现赛项的健
康可持续发展,真正做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建,培养技能
型社会所需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三、竞赛内容
(一)赛项考查的技术技能
本赛项采用实操形式考察学生的嵌入式系统应用开发能力。
赛项考查的技术包括:电子电路技术、嵌入式微处理器应用技术、开源硬件
应用技术、无线通信与组网技术、现场总线技术、自动识别技术、传感器检测技
术、移动互联技术、嵌入式视觉识别技术、智能语音技术、嵌入式人工智能与边
缘计算技术等。
赛项考查的技能包括:嵌入式系统硬件的焊接、调试、排障、安装,嵌入式
系统驱动及应用程序编写与调试,开源硬件编程与调试,传感器数据采集与应用,
无线通信与控制,移动互联应用开发、嵌入式视觉识别应用开发,智能语音交互
应用开发、人工智能边缘计算应用开发以及系统集成应用。
选手创新、创意的方向是智能感知、智能决策与智能控制,可以在图像处理
与识别算法、多任务程序设计与优化、通信安全与稳定性、信道传输效率、加密
算法优化、电机动态控制算法优化、产品装配工艺流程、数据采集算法优化等技
术领域得到发挥。
(二)竞赛内容
赛项分为嵌入式系统硬件制作与驱动开发、嵌入式应用程序开发及嵌入式边
缘计算应用开发两个模块。
第一模块要求参赛选手在规定时间内焊接、调试竞赛现场下发的嵌入式功能
电路开发套件,并完成嵌入式系统驱动开发任务,使之能实现相应功能。
第二模块要求选手在规定时间内根据现场下发的竞赛赛题,进行嵌入式应用
程序的编写和测试,以及嵌入式边缘计算应用程序开发,使之能够自动控制竞赛
平台完成相应赛道任务。
(三)用时分配
竞赛时长共计6小时(含用餐、休息时间,不含各模块测评时间,含0.5
小时优化程序时间)。
第一模块用时2小时,参赛队需要完成嵌入式系统硬件制作,完成嵌入式系
统驱动开发任务,选手可以在元器件分拣与测试、功能电路板焊接与调试、嵌入
式功能验证程序开发等方面进行任务分工;
第二模块用时4小时(含0.5小时两轮测评之间选手对程序优化调整时间),
参赛队需要完成嵌入式应用程序开发和嵌入式边缘计算应用开发任务,选手可以
在嵌入式微控制器应用程序开发、开源硬件应用程序开发、智能视觉摄像头应用
开发、嵌入式移动终端应用程序开发、信息编解码应用程序开发、边缘计算应用
程序开发等方面进行任务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四)成绩比例
本赛项考核包含安全操作规范、嵌入式系统硬件制作与驱动开发、嵌入式应
用程序开发(含嵌入式边缘计算应用开发)四部分成绩,成绩比例如下:
1.安全操作规范,成绩比例为5%
2.嵌入式系统硬件制作与驱动开发,成绩比例为30%;
3.嵌入式应用程序开发,成绩比例为40%;
4.嵌入式边缘计算应用开发,成绩比例为25%。
四、竞赛方式
1.赛项为团体赛,须以院校为单位组队参赛,不得跨校组队。每队由3名
选手(设1名队长)组成,每队限报2名指导教师,每校限报2支队伍。
参赛选手资格按照《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印发2024年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
赛(高职组)方案的通知》文件有关规定执行。
2.竞赛二个模块在一天内完成,参赛队的竞赛赛位号于竞赛当天采用抽签
方式确定,由各参赛队队长进行抽签并确认。赛题以任务书的形式发放,参赛队
根据任务书的要求完成竞赛任务。
3.赛场统一编制工位号,参赛队在指定时间到赛项指定地点接受检录并抽
取竞赛工位号,将自带设备工具及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