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系统架构师论文范文论基于UML的需求分析.docx
文件大小:20.49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5-16
总字数:约3.65千字
文档摘要

论基于UML的需求分析

[摘要]

UML是集多种面向对象方法的优点于一身的统一建模语言,通过UML可以解决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解决人员交流的障碍,响应需求的变化,利于构件的复用,保证软件项目开发周期等。采用UML进行需求分析,主要是通过用例模型来捕获和组织用户的需求,通过用例建模,描述对系统感兴趣的外部角色及其对系统(用例)的功能要求。

2006年5月,我参与了某区贸工局的电子政务系统的开发。在需求分析过程中采用了基于用例的需求分析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用例建模过程中,通过识别系统参与者,合并需求获得用例并绘制用例图,进行用例分解及细化用例描述等步骤,及各步骤间的循环反复,成功完成了需求分析,需求描述也得到用户的认可。当然,由于使用该方法还不很成熟,各种方法及工具的集成度还不高,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在项目中,我担任系统分析员,主要负责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工作。

正文]

2006年5月,我参与了某区贸工局的电子政务系统的开发,项目历时七个月,于2007年1月正式上线。项目组成员共7人,在项目中,我担任系统分析员,主要负责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工作。

区贸工局已有近十年的信息系统使用经验,在本系统开发时,该局除一套采用VB+SQL

Server2000开发的二层c/s结构的核心业务管理系统外,还有多套业务系统和数据交换系统,主要有:外资审批管理系统、加工贸易电子数据交换平台、加工贸易联网监管电子数据交换系统以及电子公文交换等。上述各系统基本是相互独立的,只在数据库端实现初步的数据共享,但应用的集成性很差。

区贸工局的电子政务系统是一个基于知识管理的全新的集成的管理系统,其应用范围涉及办公自动化、审批业务管理、档案管理、数据交换、互联网站等各个方面。该系统由门户网站、办公自动化和业务管理三个子系统构成。与原有的业务系统相比,区别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全新的体系结构;二是集成性,全面集成原有的各业务系统及数据交换系统;三是以知识管理为主要特征的应用层次上的全面提升,对业务审批的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引入审批要点对相关业务进行智能辅助审批。

在核心的业务管理子系统的开发过程中,考虑到传统结构化开发方法的局限性和软件本身的易复用性、易扩展性和可维护性,以及可能面对的需求变化,我们在开发时采用了面向对象的方法。UML是集多种面向对象方法的优点于一身的统一建模语言,它使用统一的表示法,呈现一致的风格,通过UML可以解决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首先,UML解决了人员交流的障碍。它提供了一套通用的思维方式和交流的语言,既有助于分析人员与用户的交流,又有助于分析人员与设计人员的交流。其次,利于响应变化。分析人员可

以将对象作为构筑系统的基本单位,将容易发生变化的属性和操作封装在对象之内,对象之间通过接口联系,使得需求变化的影响尽可能限制在对象的内部。再次,便于构件的复用。集成UML思想构建的系统模型能很好地支持软件复用,类可以派生子类,类又可以产

生实例对象,而对象具有封装性和信息隐蔽性,这就实现了对象类的数据结构和操作代码的软构件的复用。最后,因开发人员的方法、工具及经验的差异,往往造成较大型或是较复杂的软件项目开发周期得不到保证。若运用UML进行系统的分析设计,利用规范化的表达方式及优秀的CASE工具,问题可以得到较好的解决。

采用UML进行需求分析,主要是通过用例模型来捕获和组织用户的需求,通过用例建模,描述对系统感兴趣的外部角色及其对系统(用例)的功能要求。在用例建模过程中,首先是识别系统参与者,然后合并需求获得用例,并绘制用例图,最后进行用例分解及细化用例描述。

1.识别参与者。我们从三个方面分析系统的参与者,一是系统的直接使用者,二是系统的管理维护人员,三是外部相关的软硬件系统或人员。

系统直接使用者即是使用业务系统的相关业务人员。根据业务岗位,分别有收文、录入、打印、窗口(一级)审批、科长(二级)审批、局长(三级)审批等角色,另外还有派单(针对个别不由系统自动分派任务的情况)、审批检查、查询统计和科室管理(执行

科室内人中角色的分派、业务智能审批定义等)角色。

系统管理维护人员,主要进行科室管理员的角色分派以及系统相关初始数据的设定等

工作。

外部相关的软硬件系统,即与业务系统进行交互的一些外部系统。包括了外资审批管理系统、加工贸易电子数据交换平台、加工贸易联网监管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电子监察系统、门户网站、办公自动化系统以及系统时钟等,其中门户网站和办公自动化系统虽是整个电子政务系统的一部分,但相对于业务子系统来说属于外部系统。外部相关人员即申办各类业务的企业办事人员。

2.合并需求获得用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