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烧结工专业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烧结生产中,以下哪种燃料的发热值最高()
A.焦粉B.无烟煤C.烟煤D.褐煤
答案:A。焦粉的固定碳含量高,发热值在常见的烧结燃料中是最高的。无烟煤发热值也较高,但稍低于焦粉;烟煤和褐煤因挥发分等因素,发热值相对较低。
2.烧结矿的碱度是指()
A.CaO/SiO?B.SiO?/CaOC.MgO/SiO?D.CaO/MgO
答案:A。通常用CaO与SiO?的质量比来表示烧结矿的碱度,它是衡量烧结矿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3.烧结过程中,自动蓄热作用是指()
A.烧结料层中上层热量传递给下层
B.烧结机尾部热量返回头部
C.烧结矿冷却时热量回收
D.燃料燃烧自身产生的热量
答案:A。在烧结过程中,上层烧结料层燃烧产生的热量会通过传导等方式传递给下层,这就是自动蓄热作用,它有助于下层物料的烧结。
4.混合料水分适宜时,手握成团,松手()
A.立即散开B.仍保持球状C.表面有裂缝D.有水渗出
答案:B。当混合料水分适宜时,手握能成团,松手后仍能保持球状。若立即散开说明水分过少;表面有裂缝说明水分不太均匀或稍少;有水渗出则说明水分过多。
5.烧结矿中FeO含量高时,其()
A.强度好但还原性差B.强度差但还原性好
C.强度和还原性都好D.强度和还原性都差
答案:A。FeO以一定的矿物形态存在于烧结矿中,它能使烧结矿形成一定的粘结相,提高强度,但FeO含量高会使烧结矿的气孔率降低,从而导致还原性变差。
6.生石灰消化时,会()
A.吸收热量B.放出热量C.既不吸热也不放热D.先吸热后放热
答案:B。生石灰(CaO)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Ca(OH)?]的过程是一个放热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
7.烧结机的有效烧结面积是指()
A.台车宽度×烧结机长度
B.台车宽度×烧结机有效长度
C.台车长度×烧结机宽度
D.台车长度×烧结机有效长度
答案:B。有效烧结面积是指台车宽度与烧结机有效长度的乘积,有效长度是指参与烧结过程的实际长度。
8.以下哪种物质可作为烧结矿的熔剂()
A.铁矿石B.石灰石C.焦炭D.钢渣
答案:B。石灰石(CaCO?)在烧结过程中分解产生CaO,可作为熔剂来调整烧结矿的碱度等性能。铁矿石是烧结的主要原料;焦炭是燃料;钢渣虽然也可部分利用,但一般不作为主要熔剂。
9.烧结料层透气性的好坏主要取决于()
A.混合料粒度B.混合料水分C.烧结负压D.以上都是
答案:D。混合料粒度合适、水分适宜能使料层有良好的孔隙结构,从而提高透气性;烧结负压的大小也会影响气体通过料层的难易程度,所以以上因素都对烧结料层透气性有影响。
10.烧结矿的转鼓指数是衡量其()的指标。
A.强度B.还原性C.粒度组成D.化学成分
答案:A。转鼓指数是将一定量的烧结矿在转鼓中按规定时间和转速转动后,测量大于规定粒度的烧结矿质量占入鼓烧结矿质量的百分比,它主要反映烧结矿的强度。
11.混合料制粒的目的是()
A.提高透气性B.降低水分C.增加燃料含量D.提高碱度
答案:A。通过制粒使混合料形成一定粒度的小球,能改善料层的孔隙结构,从而提高烧结料层的透气性。制粒过程一般不改变水分、燃料含量和碱度。
12.烧结过程中,燃烧带的温度一般为()
A.800-1000℃B.1000-1200℃C.1200-1500℃D.1500-1800℃
答案:C。燃烧带是燃料燃烧的区域,温度较高,一般在1200-1500℃,在这个温度范围内,燃料充分燃烧,物料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
13.烧结机漏风率高会导致()
A.产量提高B.能耗降低C.透气性变差D.质量提高
答案:C。烧结机漏风率高,会使大量空气不通过料层,导致有效风量减少,从而使料层透气性变差,影响烧结过程,降低产量,增加能耗,对质量也有不利影响。
14.以下哪种铁矿石的理论含铁量最高()
A.赤铁矿B.磁铁矿C.褐铁矿D.菱铁矿
答案:B。磁铁矿(Fe?O?)的理论含铁量约为72.4%;赤铁矿(Fe?O?)理论含铁量约为70%;褐铁矿(Fe?O?·nH?O)因含有结晶水,含铁量相对较低;菱铁矿(FeCO?)理论含铁量约为48.2%。
15.烧结矿中硫的主要来源是()
A.铁矿石B.燃料C.熔剂D.空气
答案:B。燃料(如焦粉、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