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近现代史课件二章二节.pptx
文件大小:73.03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5-16
总字数:约小于1千字
文档摘要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二节洋务运动的兴衰一、基本概念与内涵1、洋务运动开始时间: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过程中(1851-1864)。兴起时间: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结束后。“洋务”,是指诸如外事交涉、订条约、派遣留学生、购买洋枪洋炮以及有按照“洋法”操练军队、学习外洋科学、使用机器、开矿办厂等对外关系与外洋往来的事物有关的一切事情。

2、《校邠庐抗议》(邠bīn古通“彬”,有文彩)冯桂芬1861年写成的政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明确提出“采西学”、“制洋器”的主张,后来称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冯桂芬(1809~1874),字林一,号景亭,江苏吴县人。林则徐的得意门生。道光二十年(1840)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充广西乡试正考官。

二、洋务事业的兴办过程1、洋务派兴办的洋务事业从60年代开始,洋务运动以“自强”为名,兴办军事工业,建立新式武器装备的陆海军。70年代起,在“求富”的口号下,采取官办、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等方式,开办民用企业。同时开始筹划海防,扩建北洋舰队,修建旅顺船坞和威海卫军港。

2、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甲午中日战争中威海卫一役,北洋舰队覆没。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1)、客观上对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2)、带来了新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3)、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

2、洋务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1)洋务运动的封建性。(2)洋务运动对西方列强的依赖性。(3)洋务运动的腐朽性。对洋务运动失败原因的再分析。

本节内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