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广东广州市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喉科科研助理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根据本案例,休利特认为员工是()。
A.经济人
B.自我实现人
C.社会人
D.复杂人
【答案】:B
【解析】该题是在问根据案例休利特对员工的看法。经济人假设认为员工工作主要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自我实现人假设强调员工有自我实现的需求,追求发挥自己的潜力和能力;社会人假设注重员工在工作中寻求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归属感;复杂人假设则认为员工的需求和动机是复杂多样的,会随不同情境而变化。要确定答案需结合案例具体内容来判断休利特认为员工符合哪种类型。
2、下列发文字号中,符合规范的是()。
A.中办发【2019】第9号
B.中办发【19】第9号
C.中办【19】9号
D.中办发〔2019〕9号
【答案】:D
【解析】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发文顺序号组成。年份、发文顺序号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发文顺序号不加“第”字,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在阿拉伯数字后加“号”字。“中办发【2019】第9号”中括号使用错误,年份应使用六角括号,且发文顺序号不应加“第”字。“中办发【19】第9号”年份未标全称,括号使用错误,发文顺序号不应加“第”字。“中办【19】9号”缺少发文机关代字“发”,年份未标全称,括号使用错误。“中办发〔2019〕9号”完全符合发文字号的规范要求。
3、“子虚乌有”一词出自以下哪部作品()
A.司马相如《上林赋》
B.张衡《东京赋》
C.左思《三都赋》
D.司马相如《子虚赋》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需判断“子虚乌有”一词的出处。“子虚乌有”这个词源于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在《子虚赋》中,作者虚构了子虚、乌有先生和亡是公三人,通过他们之间的对话展开情节。子虚和乌有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观点和立场,“子虚”意为虚构的、不真实的事情,“乌有”表示不存在的事物,二者组合成“子虚乌有”,后来这个词就用来形容假设的、不存在的、不真实的事情。《上林赋》是《子虚赋》的姊妹篇,主要描写了上林苑的壮丽景色和天子游猎的盛大场面等;《东京赋》是东汉张衡所著,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主要是对京都的描写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三都赋》是西晋左思的作品,包括《吴都赋》《魏都赋》《蜀都赋》,记述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都城的概况。这三部作品均不是“子虚乌有”一词的出处。综上,“子虚乌有”一词出自司马相如《子虚赋》。
4、关于社会保险的特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社会保险由国家立法强制实行,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个人必须参加
B.社会保险费用一般由国家、个人共同负担
C.当劳动者遇到劳动风险失去劳动报酬后,即不能享有社会保险
D.劳动者享受保险待遇的水平取决于缴纳保险费的多少
【答案】:A
【解析】社会保险具有强制性,由国家立法强制实行,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个人必须参加。其费用一般由国家、用人单位和个人三方共同负担,而非仅国家和个人共同负担。当劳动者遇到劳动风险失去劳动报酬后,可依法享有社会保险来保障基本生活。劳动者享受保险待遇的水平并非单纯取决于缴纳保险费的多少,还受国家政策、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所以正确说法是社会保险由国家立法强制实行,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个人必须参加。
5、质监局发现王某生产的饼干涉嫌违法使用添加剂,遂将饼干先行登记保存,期限为1个月。有关质监局的先行登记保存行为,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对王某的权利不产生实质影响
B.可以由两名执法人员在现场直接作出
C.采取该行为的前提是证据可能灭失或以后难以取得
D.登记保存的期限合法
【答案】: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规定,行政机关在收集证据时,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并应当在7日内及时作出处理决定。先行登记保存后,当事人就不能自由处分,限制了当事人自由支配的权利,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先行登记保存应当经过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而不能由执法人员直接当场作出,直接当场作出的做法是错误的。先行登记保存后应该在7日内作出处理决定,质监局先行登记保存的期限是1个月,超过了法律规定的期限,是不合法的。
6、行政机关需持续完善各项民主制度,构建并完善民主程序,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这体现了行政机关的()。
A.政治职能
B.经济职能
C.文化职能
D.社会职能
【答案】:A
【解析】行政机关的职能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完善民主制度、健全民主程序、保障公民民主权利、维护安定团结局面,这些都与国家政治秩序、公民政治权利保障等政治层面相关。政治职能主要是政府为维护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