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科创伤处置流程图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ATALOGUE
胸外科创伤概述
初步评估与紧急处置
影像学诊断流程
专科治疗决策树
术后管理规范
特殊场景处置
01
胸外科创伤概述
PART
包括肺挫伤、肺撕裂等,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咯血等症状。
常见于外力直接作用于胸部,导致肋骨断裂,可伴有疼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由于肺部或胸壁血管破裂,导致胸腔内积血或积气,可分为血胸、气胸和血气胸三种类型。
较少见,但一旦发生,往往病情凶险,需紧急处理。
常见创伤类型(肺损伤、肋骨骨折、血气胸等)
肺损伤
肋骨骨折
血气胸
心脏损伤
创伤分级标准(轻/中/重度)
轻度创伤
生命体征基本平稳,无严重并发症,如单纯肋骨骨折等。
中度创伤
重度创伤
生命体征出现波动,但尚未出现严重休克等危及生命的体征,如血气胸等。
生命体征不稳定,出现严重休克、昏迷等危及生命的体征,如心脏损伤、多根多处肋骨骨折等。
1
2
3
重要性
胸外科创伤抢救的黄金时间一般为伤后1小时内,及时救治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
救治原则
在黄金抢救时间窗口内,应迅速评估患者伤情,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创伤,如心脏损伤、血气胸等,同时做好生命体征的监测和维持。
黄金抢救时间窗口
02
初步评估与紧急处置
PART
循环(Circulation):评估患者的循环状况,包括心率、血压和末梢循环,判断是否有休克。
气道(Airway):检查患者是否有呼吸道阻塞或狭窄,确保呼吸道通畅。
暴露(Exposure):迅速暴露患者身体受伤部位,检查伤口、出血和骨折等情况。
呼吸(Breathing):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评估是否有呼吸衰竭或呼吸暂停。
残疾(Disability):检查患者是否有神经系统损伤或功能障碍,如意识障碍、偏瘫等。
ABCDE评估流程(气道/呼吸/循环/残疾/暴露)
生命体征监测(血氧/血压/心率)
血氧饱和度(OxygenSaturation)
通过脉搏血氧仪监测患者血氧饱和度,确保患者氧合状况良好。
03
02
01
血压(BloodPressure)
定期监测患者血压,及时发现休克等循环异常。
心率(HeartRate)
监测患者心率,评估心脏功能及循环状况。
对于出现气胸、血胸等胸部损伤,需及时行胸腔闭式引流,以排除积气、积血,恢复胸腔内压。
胸腔闭式引流(ChestTubeDrainage)
对于呼吸道阻塞或呼吸衰竭患者,需立即进行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保障患者通气。
气管插管(EndotrachealIntubation)
紧急干预措施(胸腔闭式引流/气管插管)
03
影像学诊断流程
PART
检测骨盆骨折,特别是骶髂关节和耻骨支的骨折。
骨盆X线
检查脊柱骨折、脱位及其稳定性,同时评估椎管受累情况。
脊柱X线
01
02
03
04
评估肋骨骨折、血气胸、纵膈气肿等胸部创伤。
胸部X线
用于诊断四肢骨折,包括关节内骨折和长骨骨折。
四肢X线
X线检查指征
胸部CT
进一步评估肺部挫伤、血气胸、肺不张等胸部创伤,同时评估心脏及大血管损伤。
腹部CT
检测腹腔内实质性脏器(如肝、脾、肾)损伤及空腔脏器(如胃、肠)穿孔。
头部CT
评估颅骨骨折、颅内出血及脑挫裂伤等头部创伤。
脊柱CT
更清晰地显示脊柱骨折类型、移位及椎管受累情况,指导手术入路。
CT扫描应用场景
超声快速评估(FAST检查)
胸腔超声
快速检测胸腔积液、血胸及气胸,评估心脏及大血管损伤。
腹腔超声
检查肝、脾、肾等实质性脏器损伤情况,同时评估腹腔内液体量及性质。
心包超声
检测心包积液及心脏压塞情况,指导心包穿刺引流。
盆腔超声
评估盆腔内液体量及性质,辅助诊断尿道或膀胱损伤。
04
专科治疗决策树
PART
非手术治疗适应症(保守治疗观察)
轻微胸壁损伤
包括肋骨骨折、胸壁挫伤等,无需手术治疗,可行保守治疗观察。
小量气胸
稳定性小量气胸,对呼吸功能影响较小,可保守治疗观察。
单纯血胸
无进行性出血的血胸,可保守治疗观察,待其自行吸收。
肺部轻微挫裂伤
无需手术治疗,可保守治疗观察。
胸腔镜探查
对于疑似有胸腔内脏器损伤的患者,可通过胸腔镜探查明确诊断。
微创手术选择(VATS胸腔镜手术)
01
胸腔镜止血
对于胸腔内出血的患者,可通过胸腔镜进行止血治疗。
02
胸腔镜修复损伤
对于部分胸部损伤,如肺部裂伤、膈肌破裂等,可通过胸腔镜进行修复。
03
胸腔镜辅助治疗
胸腔镜还可辅助进行胸部疾病的治疗,如胸腺切除、肺大疱切除等。
04
心脏大血管损伤
包括心脏破裂、主动脉破裂等,需立即开胸手术救治。
如肺癌、食管癌等,需开胸手术进行切除。
胸部肿瘤
出血量大,无法自行停止,需开胸手术止血。
进行性血胸
如多根多处肋骨骨折、严重肺挫裂等,需开胸手术进行修复。
胸部严重多发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