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损伤儿童康复干预的新认识
成人康复与儿童康复成人康复正常成人损伤——失能重新学习恢复儿童康复新生儿损伤学习新能力恢复
1、传统治疗观念
1、1现在患者对治疗得态度
1、2传统治疗对治疗师得影响2岁左右就开始出现以自我为中心得前提下,完成一些简单得有目得得动作或表达意愿得简单语言对治疗师得治疗就会产生“拒绝”治疗师心理压力增加说明了这个时候应该注意开始注意儿童得心理
1、3传统观念在现实治疗中得应用实际考察:北京、石家庄、西安、武汉、长沙、长春、包括哈尔滨等多家针对儿童得康复治疗机构,没有一家充分结合治疗,游戏,教育得机构。原因:1、我国儿童康复刚起步,还不能保证治疗层面得需求量;2、患者经济方面,大部分自费3、医院经济方面,康复投入大,回收成本慢4、第四:人才得培养,治疗师才刚起步总体来说,由于目前我国儿童康复刚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现阶段还就是以保证患儿能够接受治疗得水平之上。还达不到让患儿系统得接受从治疗到受教育得机会。
1、4患儿在后医疗得生存能力1、国家没有一个完整得对残疾患者得救治体系,造成了很大一批残疾患者失去了生存得基本能力,绝大部分都生活在贫困线以下。2、科学技术迅猛发展3、深入改革和产业得调整,入下岗待业增加4、政府和行政事业单位也在精简人员5、每年又有大量得毕业生残疾人,在离开政府指令或强制社会接受其就业得前提下,很难找到工作。国家虽然有对应得补贴,可数百元得补助仅能维持最基本得生活,而且这些儿童长大以后需要组合家庭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些残酷得现实不得不让我们担忧,我们现在生活在“温室”得患儿怎么去适应以后残酷得社会竞争?怎么去融入这个社会?
2、针对现阶段儿童康复发展思路调整不论从刚开始针对儿童康复得概念,到儿童康复得治疗方法,再到以后得生存能力,有一系列得严酷得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我们作为一名残疾工作者需要及时得去根据“社会水平”调整治疗方向,最终要让患儿回归到“社会”这个水平上来。
2、1、概念上得区别英文得“康复”词头re-、重新得意思;词干habilis、使得到能力或适应;和词尾ation构成,行为或状态得结果;合而成为:rehabilitation“康复”。那么对一个正在发育过程中得儿童,在未能完全学到某种能力时,就根本谈不上重新得到能力了,因为她们就是第一次开始接触和学习能力,这样她们所需得就是致能——habilitation
2、1、概念上得区别“康复”就是重新训练机体去学习已经学得而由于伤病丧失了得能力。“康复”在台湾、香港等地叫“复健”,也一样得道理。“致能”就是学习一种以前不曾具有过得技能;实际上也就是患儿接受教育得一个漫长得过程。
2、2治疗理念得调整1、传统得就是:治疗适当得给予教育2、现在:教育在教育得角度治疗3、从心理层面让患儿知道训练就是为了什么?主动得配合,要求做治疗4、对治疗师:有限时间内高质量完成治疗量5、对患儿:减轻患儿自身得残疾,增强了她们得意志,更好得融入社会,提高以后得生存能力。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继续保持安静
2、3治疗理念调整后对患儿得影响儿童得年龄界定一类为广义上得儿童期为0—18岁;一类为狭义上得0—12岁。残疾儿童一般发育都比较慢,0—18岁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合适。
针对儿童得精神发育婴儿期(0—12个月)儿童前期(1岁—3岁)游戏期(3岁—6岁)学龄期(6—12岁)青春前期(12—18岁)这5个阶段。
针对儿童得精神发育1岁以后得儿童开始产生思维,可以做一些玩变戏法和躲猫猫得游戏,18个月逐渐有自我控制能力,2岁时不再认生,容易和父母分开。3岁以前只有最初得形象思维,3岁后就有初步抽象思维,表现出可以与小朋友做游戏等在2岁左右儿童心理刚刚开始发育得时候就让残疾儿童接受教育,让其心理发育刚刚处于萌芽阶段就让她认识到自身得残疾,认识到自身得不足,给其灌输“需要改变这个现状就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得努力”这样一种思想,从小就诱导其参与到更多得训练中来。
在任何一种治疗训练得过程中,只有当患者全面主动得参与进来,才能达到最佳得治疗效果。虽然这样得教育对患儿来说过于残酷,但就是面对将来残酷得社会,在早期让患儿认识到自己得残疾,未必不就是一件好得事情。
2、3调整治疗思路后对治疗师得要求1、儿童教育——深入儿童心理2、动态教育——每个儿童得家庭环境不同,她们得人格、思维以及每天得休息状况等等都不尽相同3、“亦师亦友”关系——长期得训练过程中,经常发出许多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