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幼儿气道异物急救课件.pptx
文件大小:3.94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5-17
总字数:约2.55千字
文档摘要

幼儿气道异物急救课件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02

异物梗阻识别

01

气道异物概述

03

急救核心方法

04

急救工具使用

05

预防措施建议

06

培训与演练体系

01

PART

气道异物概述

异物梗阻定义

指喉、气管及支气管外入性异物导致的气道阻塞,无法进行有效呼吸。

异物梗阻危害

造成窒息,甚至危及生命;引发呼吸困难、气喘、咳嗽等症状;可能导致肺部感染、肺气肿等并发症。

异物梗阻定义与危害

食物类异物

笔帽、小玩具零件、硬币、纽扣电池等易造成窒息的小物件。

非食物类异物

分泌物与呕吐物

痰液、鼻涕、呕吐物等也可能引起气道阻塞。

糖果、坚果、小水果、果冻等易堵塞气道的食品。

常见异物类型分析

高发场景

口含异物时嬉笑打闹、哭闹时强行喂食、躺在床上吃东西等。

年龄特征

多见于3岁以下幼儿,此阶段儿童咀嚼能力不完善,易将食物或物品吸入气道。

高发场景与年龄特征

02

PART

异物梗阻识别

典型生理反应表现

呼吸急促

孩子突然呼吸急促或喘不过气来,可能是气道被异物阻塞。

窒息声

肤色变化

孩子发出类似“噎住了”的声音,或无法说话、哭喊等,表明气道受阻。

孩子脸色迅速变得青紫或苍白,是缺氧的表现。

1

2

3

异常行为与体征判断

呼吸困难

孩子呼吸困难,鼻翼扇动,或需要借助口来呼吸。

03

02

01

喉部异物感

孩子不停地用手指抠喉咙,表明喉部有异物感。

剧烈咳嗽

孩子突然剧烈咳嗽,可能是气道被异物刺激。

拍背法

不要用手去抠孩子的咽喉,以免刺激喉部引起呕吐反而让异物更难取出。

手抠咽喉

强行喂水

不要强行给孩子喂水,以免水进入气道引起更严重的窒息。

不要盲目使用拍背法,可能使异物更加深入气道。

错误处理方式警示

03

PART

急救核心方法

让婴儿面朝下躺在你的前臂上,头低脚高,用手托住婴儿的下巴以保持头部稳定。另一只手的掌根在婴儿两肩胛骨之间用力拍击5次。如果异物未排出,将婴儿翻过来,脸朝上躺在你的大腿上,用中指和食指按压胸骨下部(乳头连线正下方)5次。

婴儿(1岁以下)

让幼儿站立或坐立,施救者站在或跪在孩子身后,将双手环抱在孩子腰部。一手握拳,拇指侧抵着孩子腹部中线位置(肚脐上方、胸骨下方的柔软处),另一只手握住攥拳的手,向上快速按压腹部,反复直至异物排出。

幼儿(1-8岁)

让孩子站立,施救者站在孩子身后,环抱孩子腰部。一手握拳,拇指侧抵住孩子腹部中线位置(肚脐上方、胸骨下方的柔软处),另一只手握住攥拳的手,向上快速按压腹部。若孩子意识丧失,则让孩子平躺,施救者骑跨在孩子身上,双手掌根交叠放在孩子胸骨下半部(乳头连线正下方),进行快速有力的按压,直到异物排出。

儿童(8岁以上及成人)

海姆立克法操作分解(婴儿/幼儿/儿童)

当婴儿因异物哽咽导致无法呼吸时,可采用背部叩击法帮助异物排出。

背部叩击法适用场景

婴儿呼吸道异物梗阻

当孩子昏迷或无法自主咳嗽时,背部叩击法可作为急救措施之一,帮助异物排出。

昏迷或无法自主咳嗽的幼儿及儿童

当孩子因异物梗阻导致呼吸困难,但仍能自主呼吸时,可使用背部叩击法协助孩子排出异物。

自主呼吸但呼吸困难的幼儿及儿童

自主咳嗽与急救配合

当孩子发生气道异物梗阻时,首先应鼓励孩子自主咳嗽,以尝试将异物咳出。

鼓励孩子自主咳嗽

在急救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孩子的面色、呼吸和咳嗽情况。如孩子咳嗽无力、面色发青或呼吸困难加重,应立即实施急救措施。

观察孩子情况

在进行急救的同时,应呼叫其他人协助或拨打急救电话,以便在必要时获得更专业的医疗救助。

急救同时呼叫救援

04

PART

急救工具使用

急救器械种类与功能

呼吸道异物急救器械

主要用于迅速打开呼吸道,如喉镜、气管插管等。

负压吸引器

心肺复苏器

用于吸取呼吸道分泌物或异物,以畅通呼吸道。

当异物导致心跳呼吸停止时,进行心肺复苏,维持生命体征。

1

2

3

如吸管、笔管等,可用于紧急情况下插入喉部通气。

家用替代工具应用

空心管状物

利用震动使异物松动,适用于较小的幼儿。

拍背法

通过快速、有力的腹部挤压,将异物从气道挤出。

海姆立克急救法

呼吸机辅助通气

如心电图、血氧饱和度监测等,实时了解患儿生命体征。

监护设备

急救团队协同

医疗设备操作需由专业医护人员协同进行,以确保救治效果。

在严重异物堵塞时,需使用呼吸机维持呼吸。

医疗设备协同要点

05

PART

预防措施建议

家庭环境风险排查

清理小物件

硬币、纽扣电池、小玩具等易导致误吸的小物件应放在婴幼儿触及不到的地方。

排查家具锐角

降低家具尖角或锐边的高度,或用防撞条包裹,减少孩子碰撞受伤的风险。

危险物品妥善存放

药品、化学品、尖锐物品等应锁在婴幼儿无法触及的专用柜中。

进食安全规范管理

规律喂食时间

建立规律的喂食时间,避免孩子因饥饿而大口吞咽或误吸食物。

03

02

01

食物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