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配合.pptx
文件大小:4.73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5-17
总字数:约小于1千字
文档摘要
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配合;目录;01;黄金时间概念解析;优先处理顺序规范;动态评估方法要求;02;多学科角色分工;抢救指令传递标准;实时反馈与协调要点;03;;气道管理协同策略;循环支持技术衔接;04;除颤仪操作协同;连接患者后立即设置潮气量(6-8ml/kg理想体重)、呼吸频率(12-20次/分)和FiO?(初始100%后根据SpO?逐步下调),同步开启气道压力监测和窒息报警功能,由专人观察胸廓起伏度与呼吸音对称性。;监测设备数据共享;05;;静脉通路建立优先级;动态生命体征监测;06;模拟演练标准设计;薄弱环节改进方案;时效性双重要求:抢救中操作需分钟级记录,事后补记不超过6小时,确保法律效力与医疗连续性。
医嘱执行安全链:护士复述-医生确认-双向核对构成防错机制,降低急救用药错误风险。
设备参数可追溯:呼吸机/除颤器等关键设备参数记录需包含调整历史,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家属沟通法律留痕:家属意见签字记录规避医疗纠纷,同时需保持沟通与抢救并行不悖。
补记流程规范化:标注补记内容及原因,经主治医师审核,平衡抢救紧迫性与记录完整性。
多角色协同框架:医生-护士-药剂师-家属形成四维协作网络,各环节责任到人避免遗漏。;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