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习题及答案(附解析)
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肾小球有效滤过压等于
A、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肾小囊内压)
B、肾小囊内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
C、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肾小囊内压
D、肾小囊内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
E、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肾小球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有效滤过压是肾小球滤过的动力,当有效滤过压为正值时才有滤过发生。
2.左心室比右心室壁厚,这是因为左心室
A、心指数大于右心室
B、射出的血液所流经的管道较狭窄
C、每搏输出量较大
D、比右心室做更大的搏出功
E、射血速度较快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左心室的主要功能是将血液泵入体循环,克服较高的外周阻力,因此需要更强的收缩力。右心室主要将血液泵入肺循环,阻力相对较小。左心室比右心室壁厚,是因为左心室要比右心室做更大的搏出功,以满足体循环的需求。射血速度、每搏输出量、管道狭窄程度、心指数等不是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的主要原因。
3.区分心肌快、慢反应自律细胞的主要根据是
A、动作电位0期去极化的速度和幅度
B、静息电位水平
C、平台期持续时间
D、4期缓慢去极速度
正确答案:A
4.引起胆囊收缩的一个重要体液因素是
A、促胃液素
B、盐酸
C、胆盐
D、促胰液素
E、缩胆囊素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缩胆囊素是引起胆囊收缩的一个重要体液因素。它可刺激胆囊强烈收缩,促使胆汁排入十二指肠。促胃液素主要作用于胃,促进胃酸分泌等;促胰液素主要促进胰液等的分泌;胆盐主要参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盐酸主要在胃内发挥作用。
5.传入侧支性抑制是
A、经过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起作用
B、使拮抗肌同时兴奋
C、经过兴奋性中间神经元起作用
D、运动神经元轴突发出的侧支所引起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传入侧支性抑制是指在一个感觉传入纤维进入脊髓后,一方面直接兴奋某一中枢的神经元,另一方面发出其侧支兴奋另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然后通过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活动转而抑制另一中枢的神经元。所以是经过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起作用。
6.骨骼肌是否出现强直收缩主要取决于(刺激频率)
A、刺激时间
B、刺激环境
C、刺激频率
D、刺激强度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骨骼肌出现强直收缩主要取决于刺激频率。当刺激频率较低时,每次刺激引起的肌肉收缩之间有足够的时间间隔,肌肉会出现单收缩。而当刺激频率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肌肉在前一次收缩的舒张期还未结束就接受下一次刺激,于是各次收缩的张力或长度变化可以融合而叠加起来,形成强直收缩。刺激时间、刺激环境和刺激强度一般不直接决定是否出现强直收缩。
7.内呼吸是指
A、组织细胞与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B、气体在血液中运输
C、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D、肺换气以后的呼吸环节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内呼吸是指组织细胞与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肺换气;气体在血液中运输是气体交换后的一个环节;肺换气以后的呼吸环节包括气体在血液中运输以及组织换气等,而内呼吸主要强调的是组织细胞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内呼吸主要发生在组织细胞处,实现氧气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并排出二氧化碳等过程,所以是组织细胞与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8.血液中CO2升高,最主要的是通过刺激什么影响呼吸?
A、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感受器
B、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感受器
C、肺部感受器
D、中枢化学感受器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血液中CO?升高时,最主要是通过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来影响呼吸。CO?能迅速通过血脑屏障,与脑脊液中的H?O结合生成H?CO?,解离出的H?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进而使呼吸加深加快。而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感受器主要感受缺氧、CO?分压升高和H?浓度增加等刺激,但不是最主要的途径;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感受器主要感受血压变化;肺部感受器对呼吸的调节作用相对较弱。
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骨骼肌生理特性的是(自律性)
A、兴奋性
B、自律性
C、收缩性
D、传导性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骨骼肌的生理特性包括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而自律性是心肌的生理特性,不是骨骼肌的生理特性。
10.生物活性最高的甲状腺激素是
A、一碘甲腺原氨酸
B、二碘甲腺原氨酸
C、三碘甲腺原氨酸
D、四碘甲腺原氨酸
E、反三碘甲腺原氨酸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甲状腺激素中生物活性最高的是三碘甲腺原氨酸(T3),四碘甲腺原氨酸(T4)的活性低于T3,一碘甲腺原氨酸和二碘甲腺原氨酸活性更低,反三碘甲腺原氨酸几乎无生物活性。
11.胃不被来身分泌的盐酸和酶损伤的主要原因是
A、上皮细胞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