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幼儿心理学》课件——第七章:幼儿观察力与神经系统的发展.pptx
文件大小:45.26 MB
总页数:23 页
更新时间:2025-05-17
总字数:约小于1千字
文档摘要
幼儿心理学;;巴浦洛夫曾这样告诫学生:“不会观察就永远当不了科学家”。;考考你的观察力!
;考考你的观察力!
;一、什么是观察?;1.观察力的目的性不够明确
很少自觉地针对某一目的进行观察,会被事物的外部特征或自身的兴趣支配,没有观察重点,常常忘记观察目的,或更换观察对象。
2.观察缺乏持久性
幼儿初期集中观察的时间较短,容易转移注意的对象。3~4岁的幼儿集中观察的时间较短,容易转移注意的对象。持续观察图片的时间大约只有5~6分钟,对于他们不感兴趣的对象,观察时间会更短。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观察时间会有所延长,到6岁时大约能达到12分钟。;3.不够细致
幼儿园小班儿童观察事物只注意事物表面的、明显的、有趣的部分,到了中班、大班,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始注意事物比较隐蔽的、细微的特征。
4.概括性水平低
幼儿初期,儿童观察到的事物一般是零散的特征、孤立的现象,无法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中期和晚期能有顺序进行观察,能获得事物比较完整的系统的印象,能概括出事物的更加高级的特征。
;1.调动多种感觉器官
在引导幼儿观察时,力求让幼儿的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认识活动。
;2.教授观察方法
要引导幼儿有目的的、全面而细致地观察某一事物,就要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局部到整体或由整体到局部,由明显特征到隐蔽特征的观察原则。
例:在一次观察小狗的活动中,教师提示幼儿:“小朋友们,我们先看看小狗的头,再看看小狗的身体,最后看看小狗的四肢。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呢?说给老师听好吗?”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都集中注意,分别观察小狗的头、身体和四肢,观察到的细节多了很多。;3.激发观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儿童有了兴趣,观察才能被更好的激发,而且幼儿天生就有强烈的好奇心。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