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学;;一、认识个性;某种个别的心理活动不能称为个性,只有各种心理活动组织成一个整体才能称为个性。但个性并不是各种心理活动随便拼凑而成的,它是各种心理活动有机组成的、相对稳定的体系。
每个人的个性都有自己独特的倾向性,都有各自的特点,世界上不存在完全一致的个性。
例:一个性情急躁的人和一个“慢性子”的人记忆力都很强,可以说他们在个性特征中有相似之处,但两人的个性心理又有不同之处,就总体而言,作为全部心理活动总和的个性,两人并不相同。
;二、个性的特征;二、个性的特征;二、个性的特征;二、个性的特征;二、个性的特征;自我
意识;需要是由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缺失或不足所引起的一种内部的紧张状态。
需要是机体自身或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们在主观上能感受或体验到的不足之感和需求之感。
;动机是指由需要所推动,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
;兴趣是人们探究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以认识或探究外界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究真理的重要动机。
;什么是气质;什么是性格;能力是指个体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交往能力等,都是个体成功完成相关活动所必备的,会通过个体的活动具体体现出来。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是个性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个性萌芽
2岁左右,幼儿心理结构的各成分已经开始组织起来,并有了某种倾向性的表现,但还没有形成有稳定倾向性的个性系统,即个性开始萌芽;3~6岁幼儿的具有稳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活动的独特结合开始逐渐成形,个性的各种心理结构成分开始发展,特别是性格、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明显地发展起来,个性开始形成。;;;一、需要概述;二、需要的特点;三、需要的作用和种类;四、幼儿需要的发展;2.优势需要要有所发展
;五、幼儿需要的引导;;动机是指由需要所推动,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
;(一)幼儿动机的主要特点
1.从动机互不干扰到形成稳定的动机系统
2.从近景动机占优势???远景动机占优势
3.从外部动机占优势到内部动机占优势
;(二)幼儿动机的影响因素
1.活动任务的特点
2.教师的行为与态度
3.幼儿需要的满足程度;三、幼儿动机的培养;;一、什么是兴趣?;(二)兴趣的分类
1.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
物质兴趣表现在对食物、衣服与舒适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等的追求。
精神兴趣主要指人们对精神生活的兴趣,如学前儿童对音乐的兴趣、交往的兴趣等。
2.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直接兴趣是对活动过程本身的兴趣;
间接兴趣是指对活动结果的兴趣。;1.兴趣的倾向性(兴趣的倾向性指个体对什么发生兴趣)
2.兴趣的广泛性(兴趣的广泛性是指个体兴趣的范围)
3.兴趣的稳定性(兴趣的持久性也称之为兴趣的稳定性,指
个体兴趣的稳定程度)
4.兴趣的效能性(兴趣的效能是指个体兴趣推动活动的力量)
;二、幼儿兴趣的发展;三、幼儿兴趣的特点;四、幼儿兴趣的培养;;;;(一)气质的内涵
气质是指与生俱来的、稳定的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气质在现代心理学中,被认为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倾向性等方面的动力特征。气质会使个体的全部心理活动都染上独特的个人色彩,即常说的“脾气”“秉性”。
例:有的人脾气暴躁,易动感情;有的人沉着冷静,不动声色;有的人反应迅速敏捷,活泼好动;有的人反应较迟钝,行动缓慢。
;古希腊医生希波克利特认为,人的气质有四种基本类型,分别为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抑郁质。
;胆汁质的人兴奋性很高,脾气暴躁、性情直率、精力旺盛,能以很高的热情埋头于事业;当兴奋时可决心克服一切困难,当精力耗尽时情绪又会一落千丈。
胆汁质的幼儿比较容易和家长闹脾气,即使吓唬他们也不能制止他们哭闹,但闹过了比较好哄。对于喜欢的东西,他们会闹着要到手,意志力很坚定,但他们解决问题的办法相对来说比较单一。如果教师向他们提出问题,他们会迅速回答,反应得比较快,比较遵循常规的思路。
;多血质的人热情、善于交际,有能力,适应性强,喜欢交际,精神愉快,机智灵活、善于变通,;但注意力易转移,情绪易改变,办事重兴趣,富于幻想,注意力容易转移,缺乏耐心。
多血质的幼儿精力比较充沛,从小就比其他孩子睡得少,喜欢新鲜的事物,喜欢玩,喜欢东摸摸、西碰碰,喜欢探险,喜欢和小伙伴一起玩;即使换幼儿园,他们也会很快就适应。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的时间相对不长,容易被其他新鲜事物吸引。
;黏液质的人沉稳、镇静、有耐心,善于克制忍让,生活有规律,不为无关的事情分心,能埋头苦干,有耐久力,态度持重,严肃认真;情绪兴奋性较弱,反应速度比较缓慢